第一章 孟鎮南傳奇(2 / 2)

在大封自己人的同時,周瑜還封了幾個大軍閥,最高待遇是把袁紹為司空。但袁紹並沒有上表謝恩,似乎還在猶豫著要不要承認這個新朝廷。

同時,曹操軍在許昌大敗後,並沒有東入青徐,而是采用了非常魯莽的戰略,放棄與周瑜爭奪許昌,掉頭北上冀州,繼續追逐敗北的袁紹。

聽到這個消息,二蔡都曹操一定是丟掉許昌之後瘋了。但我不這麼想,我當然不會再堅信什麼遊戲數值,我相信的是人以群分。隻有孫策能讓周瑜打工,隻有傳中的呂布才能帶出那樣傲慢勇猛的舞陽騎兵。同樣的,郭嘉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能跟死白臉對抗的聰明人,他那麼眼高於頂的家夥,偏偏對曹**心塌地,可見曹操絕對不是笨蛋。

我把曹操的戰略當作了我智者修煉的第一步。

這一想,竟是一整。

我對這個時代的山川地理,資源物產了解得太淺薄,不得不時常問蔡貓蔡狗一些沒頭沒腦的問題:“許昌離官渡有多遠?”“袁紹主要的產糧區是不是南皮?離黃河渡口有多遠?”“官渡的船能裝多少糧食多少兵?有多少艘呢?”“冀州的糧食幾月成熟?能收獲多少?”

記得有個叫黃仁宇的曆史學家檢討,中國古代文明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不能用精確的數目字來管理。

我的大多數問題二蔡都不能直接回答,一人口,就百萬戶,一糧食,就是十萬斛。至於冀州到底是一百萬戶兩百萬戶還是一百五十萬戶,十萬斛糧食會在哪裏集中,需要多少車輛或者人力來運輸到前線,他們都不上來。即使我引導他們一點點詢問,也隻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顯然,像二蔡這種偵察兵關心的隻是敵人部隊的位置,統兵大將是誰等軍事問題,並不注意民生,戰爭資源,動員能力。需要能用來解決戰略問題的資料,我隻能依靠猜測。

我經過在驢背上整整一的思考,還是靠著在腦海中的《三國誌9》,終於理解了曹操的戰略。我遇到過這種情況,主力部隊經過苦戰,消滅了一家諸侯的主力,正需要休整,另一家諸侯來抄我的老窩。這種時候,與其掉頭反攻,以疲憊不整之師進行一場沒有把握的苦戰,不如在後麵放棄老窩,收縮兵力防守,前方則趁勝追擊,先滅了一家再。

而現實中曹操麵對的局麵也差不多,他與其坐守山東或者江蘇,等待周袁很可能會動的夾擊。不如索性豪賭一把,摧毀新敗的袁紹,然後背靠北方,對付周瑜。

想清楚了這一點,我情不自禁地歡呼一聲,跳下驢子,原地翻了十個筋鬥。然後……

我現我身處的不是一路來的秋日林野,而是一處城鎮的集市,這會兒正值黃昏,市場上還挺熱鬧,至少有一百多人在盯著我看。

幾個孩子嘻笑著衝我拍手喝彩。我厚著臉皮微笑著鞠躬。

(還好你們不知道我是誰,老子隻是路過,最多住上一晚明早就走,輕輕地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時,一個孩子突然指著我驚喜地:“大個子……大胡子……醜八怪……好武藝!他是大英雄‘孟鎮南’!”

“他媽的死鬼,‘醜八怪’是什麼意思?誰教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