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2 / 2)

但是事實證明他們想的實在有些太美了,現在大明的局勢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之外,特別是漕運斷絕之後京師的錢糧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過去戶部尚書雖然天天叫苦,但是大家仍然使勁地撈得歡天喜地,可是現在戶部尚書真心想要上吊自殺,而大家也發現能撈到的錢糧突然變少了。

按照慣例,每年六月會有漕銀、白糧與金花銀從江南起運,這也是大明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一項,但是今年的漕糧與起運銀已經完全指望不上了。

雖然朝廷有意廢漕改海,但是海北鎮現在已經把淮安府、揚州府甚至是鬆江府的出海口都拿下來了,廢漕改海已經徹底成了一句空談。

就算是朝廷的大兵能在幾個月之內收複鬆江府與淮安府,但是鑒於江南戰事緊急,今年的漕銀與白糧都指望不上,大家隻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內府的金花銀身上,但是事實證明內府也指望不上。

過去隻是邊軍欠餉,京官照樣談笑風聲,現在是朝廷體製內的文武官員都在欠餉,甚至連京師的糧食供應都成了大問題,朝廷隻能從北直隸與山西調糧調銀維持局麵,但都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朝廷麵臨的莫大缺口。

而崇禎皇帝可以說是京中最著急上火的一位,他現在天天都在看批閱著幾十份甚至上百份奏折,不斷地私下接見閣臣並按照自己的觀點提升與免職官員,但是現在南京城下的局麵並沒有任何好轉,而他隻能把更多的希望寄在內府的宦官身上。

比起外麵那些沒有經曆郡縣曆練純粹隻有詞臣經曆的文官,這些宦官至少是有著合格的行政能力,隻是他們的行政能力與操守比起國初甚至幾十年前的太監們都是退步得實在太明顯。

但是崇禎現在找不到任何辦法,隻能一麵給司禮監加擔子,一麵開始嚐試提拔更多的閣臣與重臣並將更多的高官免職,他可以說是北京城內最忙碌的一個人。

但這一切都是惡性循環而已,根本無助南方的窘迫局麵,他甚至不敢下令征伐海北鎮,省得戰事擴大之後無法收拾。

因此他現在又把新的希望寄托在這位新任的禮部尚書:“愛卿,什麼時候能練成西法操練新軍?現在天下都指望孫元化的這支新軍,但是你也知道孫元化在濟南府可以度日如年,急需朝廷派兵過去支援!”

他的對麵就是曾經給柳鵬與海北鎮很大幫助的新任禮部尚書徐光啟,也是一位忠貞的天主教徒,隻是不管從哪個立場來說他與柳鵬以及海北鎮之間的關係都可以用微妙來形容。

而正是如此微妙的關係,徐光啟開口之前都要好好想一想這其中的利害得失,他告訴崇禎皇帝:“事發倉促,柳督撫又有多謀之名,元化現在隻能把濟南府與東昌府的局麵維持住,何況他那支新軍隻是名義的新軍而已!”

雖然孫元化手上的曹允平所部被朝廷認為是“西法”操練的新軍,可以與海北軍比美,但是徐光啟很清楚這隻新軍隻是裝備了一部分西式裝備,並使用了一部分西式操典操練而已,跟真正意義上的“西法新軍”還有十萬八千裏的距離。

但就這麼一支部隊,現在已經成了大明在東南方向的一道長城,因此徐光啟還是象大多數人那樣提出自己的建議:“陛下,我覺得現在已經指望不上了五年複遼,還是按當年高大司馬的辦法來辦!”

當年高第主張盡撤關外,現在海北軍一路南征甚至打到了南京城下,在這麼窘迫的情況,五年複遼已經成了夢幻泡影,因此徐光啟覺得現在還是得把關寧軍撤回來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關寧軍至少有五六萬可戰之兵,有了這五六萬可戰之兵,大明一下子就有了一支可用的機動部隊,不管投入到哪個方麵都足以解決大問題。

隻是崇禎皇帝卻是搖了搖頭說道:“若不是為了五年複遼,何至於走到這一步,既然走到這一步,那一定就要五年複遼,愛卿,我現在問你一句,天主教這邊能對大明提供怎麼樣的幫助?我可以親見麵見諸位傳教士!”

這是崇禎皇帝的又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