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不得不告訴姚正必須做好一切準備才行:“旗開得勝,自然是一件美事!但是咱們也得小心為上,畢竟海北鎮的幾個老部隊還沒有正式參戰……”
隻是姚正卻是趕緊胡吹大氣:“幾個老營頭怕什麼,海北鎮這兩年玩什麼休養生息,結果把部隊都給養廢養殘,根本不堪一擊,這一次之所以沒有一路窮追猛打殺到龍口去,實在是咱們兩支大軍的兵力太單薄了!”
說是兵力單薄,實際並不算單薄,這次夏鎮之戰光是姚正的徐州守備總隊就動員了上千名戰兵,而劉興祚的徐淮鎮雖然因為事發倉促沒有全麵動員,但是由於本錢特別雄厚的緣故,光是在夏店之戰就投入了近千戰兵,而且這還不包含外圍參戰的兵力。
而接下去的一係列戰鬥之中,徐淮鎮又一口氣投入了近千名戰兵,加上徐州守備總隊動員的幾支新軍,在兵力占據了絕對優勢,很多時候是海北軍的一個連隊要對抗上千名徐州軍,而且這些海北軍部隊大多都是二線甚至三線部隊,所以難免就受到了一些挫折。
隻是姚正與劉興祚雖然知道自己擊敗隻是海北軍的二線部隊而已,但是他們對自己卻是自信心十足,總覺得機會難得,隻要加強兵力一個猛打猛衝就至少把整個兗州府給拿下來,到時候海北軍就拿他們任何辦法。
畢竟海北軍沒動用最精銳的長風旅與其它部隊,但是徐州軍也沒有全麵動員,這次在夏店之戰的繳獲品加上從南京淮揚方麵運來的補給品足以讓徐州武裝起數千甚至上萬新軍,因此他們對於這次兗州戰役絕對是信心十足。
旁邊南京鎮守孔太監派來的小宦官孔不更也是信心十足地說道:“這一仗勝捷我可是親眼看到了,光是在夏店徐州義兵就繳獲了海北賊上千支新式快槍,大炮二十餘門,兵器盔甲不計其數,所有這一切都是我與馬總兵您親眼所見,可以想見海北軍這次損失大到了什麼程度!”
說到孔不更那真是得意非凡,別的不說這麼多海北軍的製式火繩槍、火炮落到徐州軍是千真不確的事實,是他親手查驗的事實,正是通過這麼多戰利品他才得出海北軍不堪一擊的結論,並力主要給徐州方麵增援支援。
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繳獲的槍炮彈藥都是海北軍的庫存品,這一次僥幸給了徐州軍占了天大的便宜而已,徐州軍隻是偶爾小挫了海北軍的二流部隊而已。
但是這個戰果卻是讓姚正打了雞血,他告訴:“是啊,自海北起兵以來,有哪一仗他們丟棄這麼多的槍炮炮彈,這次夏店繳獲的物資足夠我們徐州諸軍作戰一年之用啊!”
隻是一說到這時,南京來的小宦官孔不更卻是咳了兩聲,示意姚正千萬不要說下去,而姚正現在終於明白過來,這個話題似乎有些不合時宜,畢竟在夏店固然繳獲了海北軍的很大一部分儲備物資,但是繳獲物資的大頭卻屬於運河上的數百艘漕船。
沒錯,現在徐州軍與海北軍這一場激戰事實上給朝廷製造了天大的難題,就是朝廷的命脈在於漕運,沒有江南運來的白糧與白銀,京師就是一座死城。
但是夏店戰事一起,漕運就處於斷絕狀況不說,徐州軍甚至聯手把所有的漕船連帶上麵的物資錢糧全部扣了下來作為軍需之用。
正是依托這些繳獲的物資,徐州軍的劉興祚與姚正才有本錢把徐州軍的兵力再擴大一倍,他們覺得有三四萬大兵,他們就能在兗州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海北軍再怎麼能戰,但是由於建奴與孫元化牽製的關係,在兗州戰場投入的兵力終究是有限,因此劉興祚立即轉換了話題:“隻要南京肯大力支持我們徐州義師,咱們就能第一時間把整個兗州府拿下來,把海北賊都趕回東三府去!”
對於朝廷說,兗州府落入海北軍的控製之中絕對是一件令人痛恨無比的事情,正是海北軍控製兗州府才等於隨時截斷漕運所以朝廷才會投鼠忌器,隻能任由海北軍無法無天,因此隻要拿回了兗州府,海北軍隻能困守東三府,最後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