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夜這麼說,柳鵬就不由好奇起來,他問了一句:“是金燃那邊?”
“對!”
蕭夜這些年都是把金燃與他背後的商行作為運用的重要棋子,他告訴柳鵬:“這方麵我也可以承擔起責任來,我們偵緝係統既沒有介入這件事,也可以確認這一波請戰風潮不是建奴搞起來的!”
後金對於這件事如此熱心倒是不出於柳鵬的意料之外,在經受海北軍這麼多的沉重打擊之後,後金的國力可以說是經受了多次沉重的打擊,皇太極登基之後的一連串動作就是企圖擺脫眼前的困。
但是由於海北軍親征朝鮮,皇太極這一串戰略行動最後並沒取得意想之中的效果,反而讓後金國處於更大的困境之中。
因此後金在海北的情報機關一再鼓吹海北軍盡快出兵東南,自然是為了打破了後金麵臨的這種戰略僵局,隻是這樣一來柳鵬就覺得這件事大有古怪:“象新城王家那些老先生是怎麼看待這件事?”
他說是海北鎮內部的那些親明派與守舊勢力,大明將近三百年江山,山東自然有不少世家大族對大明王朝有著留戀之情。
但是風流終究雨打去,現在他們在山東的影響越來越小,雖然留戀故朝,但也知道海北崛起是誰也無法阻擋的大勢,所以他們與海北鎮往往采取自身不合作卻讓子侄出麵的態度。
但是不管怎麼樣,對於海北鎮這都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柳鵬不得不對他們有所懷疑。
“他們都覺得現在海北的休養生息政策非常好,認為現在出兵東南或北伐絕對不合適,現在他們的聲音很弱很弱!”
隻是蕭夜既然這麼說,那邊鍾羽正與元詩教就覺得有點難堪,畢竟他們的立場與新城王家十分相近,但是他們又是在海北軍體製之內,所以怎麼說都感覺不合。
隻是柳鵬卻是對著丁子杭說道:“得讓他們出來說幾句,如果他們的主張沒地方登的話,你們負責讓他們的聲音傳出來!”
這是在宣傳部門的刊物適當登載幾篇表麵中立反對用兵的文章,所謂“小忙大幫忙”的老辦法,隻是柳鵬既然這麼說,那邊鍾羽正終於有勇氣開口說道:“督撫大人,這件事千萬要慎重啊!稍稍犯錯就是幾萬條人命!”
柳鵬點了點頭說道:“肯定要慎重,不慎重都不行,一旦我們犯了錯,那關係著幾百萬人命甚至幾千萬條人命的生死存亡!國家存亡在此一役啊!”
鍾羽正覺得自己已經把這件事的嚴重說到了極限,但是沒想到柳鵬說得比自己所說的嚴重起來,因此他與元詩教也越發多了幾分勇氣:“現在信王看似有中興氣象,但是大明又是積重難返,咱們海北雖然短時間內還是應當休養生息,但是督撫應當及早決斷!”
這樣的言語從鍾羽正這樣的老進士口中傳出來,簡直就是最最大逆無道的言語,但是即使是海北鎮的這些反對派也隻是現在用兵而已,大家既然都是山東人,也知道海北崛起的大勢已經無法阻擋,這些老成派也就是“緩而圖之”的意思。
柳鵬當即笑了起來了:“鍾老先生說得很好,調之,你覺得什麼時候用兵為好?”
莊調之不由嚇了一大跳,他沒想到柳鵬居然征求起自己的意見來,雖然他在海北鎮負責大型項目的建設,絕對是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但是他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兵比較合適。
因此他當即就從工程角度考慮問題:“現在海北是百廢俱興,一旦用兵的話,大部分民生工程就要停下來,損失太大,我覺得怎麼也要等三五年時間吧!”
他是從工程建設的角度來看待,畢竟海北軍節省下來的軍費至少有五分之二是用於這些大型基建工程,而這些基建工程別說是停工,就是窩工一天受到的損失都可以用驚人來形容,隻是柳鵬這個時候卻是笑了起來:“調之,你太有點老成之見,比鍾老還要太老成了……”
說到這,柳鵬說得有些露骨:“不論後世對神廟與先帝有何評價,他們對我至少有賞識之恩,但是到信王這裏,咱們海北鎮絕對是對得起大明朝廷,所以我也不提什麼君臣名份了,用兵之日就是這一兩年之間,所以你得有所準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