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駐軍與築城(2 / 2)

“大致已經定下來了!”

折婉兒的回答卻出於完顏若雪的意料之外,她原本以為會就駐軍規模的問題爭執至少一兩個月,沒想到雙方已經達成具體共識。

“說是一個加強營,下屬四個小連,步騎均半!”

折婉兒繼續說道:“現在的問題不是怎麼往科爾沁派兵的問題,而是咱們夫君提出不但要駐軍,還要築城!”

科爾沁蒙古是遊牧民族,雖然有過定居點的概念,但是從來沒有築城的觀念,強敵若是來攻的話,科爾沁人多半是轉身就跑,從來沒有什麼據城死守的想法,他們這些年也沒考慮過築城的問題。

吳克善心底也同樣沒有什麼城鎮概念,但是到了龍口以後自然是深深震驚了一回,現在龍口已經把附近若幹處村鎮都吞並進去連成了一片,人口足足有數萬戶,因此如此繁華的景象吳克善真是第一次見到。

龍口鎮一地的人口堪稱整個嫩科爾沁的全部人口,但是這麼多人口卻集中在龍口與附近的幾上衛星城鎮之中。

而柳鵬在談判之中認為海北鎮僅僅是向科爾沁提出駐軍是不夠的,必須選擇合適的地方築城,隻有築城才能保障海北商旅的安全。

雖然柳鵬沒有明說,但是不管是科爾沁與海北鎮都明白,這所謂“保證商旅的安全”純粹是借口而已,海北鎮固然是準備往科爾沁安下釘子,但是對於科爾沁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

隻要這座城池築成,那麼科爾沁的實力就會得到一個質的提升,可以將遊牧、農業、手工業麵結合起來,而且還可以依托這座漢人築成的城市對抗任何敢來侵犯科爾沁的敵人。

過去科爾沁隻能看那些漢人的大城眼熱,而現在他們卻能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鎮,而在過去整個蒙古隻有達延漢在板升築城,科爾沁貴族雖然很築城,但是始終不曾成功。

而且科爾沁全盛時期號稱有二三十萬騎,但是這些年的科爾沁卻是軍事上處處上受挫,不管是南麵的建州女真還是西麵的林丹汗或是鄰近的喀爾喀部,都想在科爾沁身上大撈特撈。

而幾次戰爭的結果,不管是莽古思、孔果爾還是奧巴,科爾沁在戰場上的表現都可以不盡如人意來形容,在這種情況,柳鵬提出築城的建議非常有誘惑力,隻要有這麼一座大城,戰時科爾沁就可以依城堅守。

而且柳鵬的建議不僅有誘惑力,而且也有可行性,雖然科爾沁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但是科爾沁貴族卻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定居下來,到時候這座科爾沁新城可以是科爾沁貴族的王府,至少能容納上千甚至上萬科爾沁部民,科爾沁的貴族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住進宮殿。

而定居在這座城內的漢人同樣不會少,吳克善計算了一下,光是常駐城內的漢人商旅至少有好幾百人,而漢人商旅之外還有海北鎮的幾百名駐軍與他們帶來的數百名家屬。

海北鎮還準備在這座新城開設一所學校和幾處工坊,加上其它軍用民用設施,隻要這座新城一築成,科爾沁的實力可以說是得到了質的飛躍,因此吳克善第一時間就答應下來了,但是接下去科爾沁內部就先起了爭議。

之所以起了爭議,自然是因為出於私心,而不是公心,這座科爾沁新城不管築在哪裏,附近的部落就能得到最大的好處,吳克善有吳克善的想法,而科爾沁使團的其它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結果就是各執一詞,科爾沁使團內部始終不能達成共識。

除了這座新城除了已經定下來“通遼”的城名之外,其它具體細節隻得以後再慢慢處理了。

聽到折婉兒這麼說,完顏若雪已經明白過來了:“那下一次我們一起見你侄兒的時候,聽聽他的意見,我們幫著他向夫君轉達下!”

她的意見對於柳鵬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隻是折婉兒卻是苦笑道:“光聽我侄兒的意見有什麼,現在是我父親與叔叔在這個問題都有爭議,甚至我父親與我侄兒都有不同意見,這件事恐怕得從長久考慮!”

不管這座科爾沁新城在哪裏築城,都會重建科爾沁的政治格局,這些科爾沁貴族不為自己的利益爭得你死我活才怪了,所以莽古思與吳克善這對祖孫之間也有了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