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魏忠賢從善如流,王體乾算是鬆了一口氣,現在閹黨雖然是人才濟濟,但是卻缺乏大將之才,真是要把柳鵬要逼反了,到時候恐怕就要坐蠟了,他當即問道:“那廠公覺得這事如何善後才行!”
“這次本督事情既然辦得差了,那麼山東這一百三十個官缺就交給海北鎮了,但是隻能是這一百三十個官缺交給海北鎮,其餘的相應官缺拿著吏部的勘合就能上任,不容許海北鎮插手過多,告訴柳總兵,這是朝廷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
這確實是魏忠賢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如果不是閹黨現在控製了朝廷,或許這件事公開之後,魏忠賢恐怕就是眾矢之的,即使如此,在朝堂之上掀起的波瀾也不會小。
當然魏忠賢之所以讓出這一百三十個官缺並非對海北鎮抱有什麼善意,恰恰相反,現在閹黨風頭太勁樹敵過多,可是說是滿朝皆敵,在這種情況下魏忠賢覺得做出這麼一個極不合理的讓步之後,海北鎮會替閹黨吸引走大部分仇恨與注意力。
要知道,這可是整整一百三十個官缺啊!
其中甚至包括通判、推、知州、知縣這樣的州縣主官,海北鎮拿走了這一百三十個官缺就等於控製了大半個山東。
但是魏忠賢卻不看重這一百三十個官缺,畢竟包括東三府與兗州府在內,總共五十六個州縣。
海北鎮雖然拿走了一百三十個官缺,但實際也不過是一個州縣拿走了兩個官缺多點的水平,考慮州縣內部還有一些大使雜職,海北隻是拿走了三分之一的官缺而已,繼續現在維持現狀的話朝廷仍然是占據了主動權。
隻是王體乾實際沒想到魏忠賢突然變得這麼好說話,他當即問道:“就這麼便宜柳小魔與海北鎮了?”
這樣的讓步實在太大了,甚至讓覺得魏忠賢有賣國求榮的嫌疑,隻是魏忠賢卻是冷笑一聲:“我之所以願意把這一百三十個官缺讓給柳總兵與海北鎮,那是因為柳總兵與海北鎮在遼南抗敵有功,但是柳總兵也不能白拿這一百三十個官缺,他得幫我把海州與蓋州給拿下來!他若不是拿不下海州與蓋州,我看他怎麼向天下人交代。”
王體乾這才明白過來了,他趕緊恭維道:“妙,這一手實在太妙了!不管勝敗,廠公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為什麼說魏忠賢與閹黨已經不管勝敗都立於不敗之地,那自然很簡單。
海北鎮若是在海州與蓋州大敗而歸,那麼就是辜負了朝廷與魏公公的信任,到時候朝廷肯定要跟他算一算海蓋戰敗的責任問題,到時候柳鵬肯定是灰頭灰臉。
可若是海北鎮收複了海州與蓋州,那等於是大金國傾巢出動還是大敗而歸,到時候大明兵臨遼陽,大金國自然是覆沒在即,到時候自然是“飛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魏忠賢大可以秋後算賬,而柳鵬無視朝廷自行委任朝廷命官的行徑自然是罪大惡極。
隻是魏忠賢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妙什麼啊,如果不是朝廷無兵可用,又何必跟海北鎮這麼委曲求全,咱們現在就能抄了柳鵬全家……”
“回頭催一催孫承宗,關寧大兵十數萬,是海北軍的好幾倍,每支用餉銀糧草也是海北軍的好幾倍,可是到現在都是寸功未立,怎麼也要在遼東好好表現表現,不然我怎麼有底氣收拾柳總兵啊……”
“還有咱們不能光靠淨軍,得在山東練一支專門對付海北軍的新軍出來。”
柳鵬收到魏忠賢親筆書信的時候正好在完顏若雪的房中,完顏若雪正在幫他把一盒桃子剝皮去核,柳鵬卻坐在書桌糾結起來。
說是魏忠賢的親筆書信,實際還是找人代筆,魏忠賢識字不多,即使能寫信也不能很好表達自己真正的意思,所以非得找人代筆而已。
不過柳鵬相信這封信表達的絕對是魏忠賢的本意,不然不會寫得這麼通俗易懂,甚至還有幾分流氓習氣。
“一百三十個官缺說讓就讓,魏忠賢這還真是看得我柳鵬啊!”
柳鵬都沒想到魏忠賢居然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之前他與鍾羽正等人可是推演了朝廷的好幾種應對之策,總以為朝廷與魏忠賢不可能直接認輸,到時候肯定會你來我往大戰幾十個回合才告一段落,哪裏料想魏忠賢直接幹脆就宣布認輸,更是奉送了一百三十個官缺給海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