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威海衛(2 / 2)

那邊徐巧芷就說了一句:“這叫作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哎……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何況這是國家大事啊!”

她不由又想起了萬曆四十三、四年家裏一度揭不開鍋的那些日子,而坐在她身邊的魏瑜君卻是直接說道:“照我看遼東錢糧或許會是這麼一個章程,但是熊經略肯定幹不長遠!”

聽到魏瑜君的發言,柳鵬不由眼前一亮,他發現魏瑜君的眼光比自己想象中還要高明一些:“為什麼熊經略會幹不長久?”

“應當說熊經略是很有辦法的一個人,一心想讓遼東兵強馬壯,所以全力在添兵增餉!”魏瑜君首先誇了一通熊經略:“按熊經略的謀劃,遼東有十八萬大軍,九萬匹馬,樓寨城池修繕一新,兵器槍炮一應俱全,即使不能與建奴平分秋色,也能先把局麵穩住。”

柳鵬不得不承認魏瑜君說得沒錯,在諸位遼東經略之中,熊廷弼確實算是比較能幹而且比較有辦法的一位,但是接下去魏瑜的批評就比較嚴厲了:“但就是因此這樣,所以熊經略必然不能長久!”

即使是張玉蟬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熊廷弼的辦法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添兵加餉把這場明金戰爭拖下去,直到把女真最終拖垮為止。

但問題在於熊廷弼需要的錢糧實在太多,別的不說,光是十八萬將士一年的軍餉就需要三百二十萬兩,日常食用米豆需要兩百萬石,但這僅僅是維持部隊日常生活的基本糧餉,如果進行軍事行動數量恐怕還要成倍地增長。

何況除了糧餉之外,熊廷弼在遼東的軍事行動還需要更多的支出,光是消耗的武器恐怕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如此驚人的支出,最終的結果卻是不能解決女真問題,頂多與建奴平分秋色而已,任何一個皇帝與內閣都不會這種情況允許一直延續下去,唯恐先把大明拖垮了。

熊廷弼除非能取得一次決定性會戰的勝利,否則時間拖久了很有可能首先會把自己拖垮,但是以遼東的糜爛局麵這樣的勝利將是非常遙遠的事情,至少一兩年內是見不到。

柳鵬突然想起五年複遼的豪言,大明近於崩潰的財政已經不允許如此長期的拖延戰術,所以熊廷弼換馬是遲早的問題,但問題在於魏瑜君居然能清醒得看到這一點,這就實在太不容易了。

要知道,他已經知道熊廷弼的悲劇,但是魏瑜君根本不知道,恰恰相反,魏瑜君能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實在讓他刮目相看了。

“瑜君說得對,熊經略肯定不能長久,但是這六十萬石卻肯定長久下去!”柳鵬相對謹慎地表示自己的看法:“瑜君,你覺得我們應當怎麼借用這次的機會怎麼把好處撈足!”

“既然朝廷都可以強令山東召買六十萬石,那麼我們做得過份一些也沒問題,我記得夫君現在的本職是威海衛經曆!”

柳鵬已經明白魏瑜君的意思,他做直接做了一個手勢問道:“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吃幹抹淨!”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魏瑜君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夫君現在不到威海衛走一趟,以後肯定會後悔!”

而旁邊的江清月也覺得威海衛是一個很容易下手的目標:“現在整個威海衛城隻有幾百城守軍而已,甚至不用調顧山河的長風大隊出去,直接把武星辰的銀河大隊調就可以了!”

對於柳鵬來說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威海衛雖然經過兩百多年的曆史已經是積重難返,龍口隨便出動一個巡防中隊和幾百名鄉兵都能攻城了整個威海衛。

但是這可是一個完整的衛所理論上,應當擁有五千五百名衛軍,即使現在已經積重難返,但是名冊上還有著一千多名城守軍、屯田軍、捕倭軍,有著一座獨立的衛城,更不要說不計其數的屯田獨立於州縣之外。,拿下來以後好處多多,至少巡防隊裝備的一切兵鎧火器都有合法的名目。

而江清月對這件事也是很感興趣:“既然要拿下整個威海衛,不如順便把黃河營一並拿下!”

魏瑜君卻不同意江清月的意見:“黃河營得給登州府的大老爺們留著,畢竟黃河營近在眼前,而威海衛卻遠在天邊,得讓登州府的老爺晚上能睡得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