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鐵證如山(2 / 2)

孔獐何止與龍口那邊關係不錯,那關係簡直就是穿同一條褲子,甚至連徐進四路大軍東進討伐龍口的消息,都是孔獐第一個給龍口通風報信。

隻是他當然不會把這些內幕跟徐進說清楚:“徐典膳,您這就搞錯了,龍口那邊確實一處當年涇王府的草場,但這些地並不算在涇王國除遺地之內,而且隻有九十傾地。”

徐進被孔獐搞糊塗了:“既然是涇王府的草場,怎麼又不算在涇王國除遺地之中?”

孔獐當即說道:“所以我說了,這件事說出來會得罪人,而且一定會得罪衡王府!當年涇王國除,然後有一千三百頃列入了國除遺地,但那些地都是真正的良田好地,龍口那種草場算什麼,哪有什麼資格列入國際遺地。”

徐進馬上找出了孔獐的一個重在錯誤,涇王國除遺地的總數是一千二百八十一頃,並不是孔獐說的一千三百頃,他雖然不學無術,但是對這些關鍵數字卻是倒背如流,隻不過他對孔獐說的這個話題更有興趣“您這話的意思是?”

孔獐當即說道:“實際上當年涇王國除,在山東留下了三百頃莊田,五百頃草場,大部交給衡王府代管,隻是這近八百頃地除了登州龍口那九十頃之外,在登萊的莊田、草場全部不翼而飛了,你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徐進當即明白大家看他象看白癡的眼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這件事是真的話,那他徐進確實被衡王府帶到溝裏去了,衡王府根本就是在利用他。

衡王府甚至還演了一出坐山觀虎鬥的局麵,讓他帶四路大兵去討伐龍口,可是徐進當時沒想太多就往火坑裏跳,沒想到被福王府賣了還幫福王府點錢。

一想到這,徐進馬上就想到了許多極不合理的地方,他甚至覺得他在招遠大敗而歸不是他的指揮有誤,而是衡王府故意在處處拆台,故意坐視他大敗而歸,但是對於這件事他還是半信半疑,當即就問道:“真有此事?”

“真有此事,您要想想,除了衡王府之外,整個東三府還有誰能把近千傾田地無聲無息地盡數抹去,連官府都搞不清楚這近千頃地到底去了哪裏。”

開始孔獐是說“近三百頃地”,然後慢慢變成了“近八百頃”,現在幹脆大而化之變成了“近千頃”,而徐進幹脆來了一個四舍五入:“是啊,我也很奇怪,這千餘頃良田不翼而飛,到底去了哪裏?”

不知不覺,衡王府非法占有的涇王國除遺地已經變成了“千餘頃”,而且都變成了“良田”,而孔獐裝作沒注意到這個細節:“是啊,千餘頃良田,還有數目相當的草場不翼而飛,連官府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還好隆慶元年洪芳洲巡撫山東,帶青萊兩府官員查勘衡府莊田,這件事雖然功敗垂成,但是卻把鐵證留下來了。”

鐵證!

徐進已經興奮起來,他到山東來就是想刷點業績,而鄭娘娘與福王府對他的業績考核隻有一個指標,那就是看他能弄到多少福王莊田,在東三府隻弄六百頃實在是太小氣,最好能弄到千兒八百頃,徐進才能步步高升。

可是不說千兒八百頃,就是已經在福王府名下六百頃地也是困難重重,有兩百頃涇王遺地不翼而飛,龍口柳氏仗著有姚廠公與司禮監的支持也霸占了百來頃草場。

而且因為在招遠大敗,登萊兩府的官府現在也不把徐進當一回事,因此到現在能落到實處的隻有青州府的兩百頃而已。

但就是青州府的兩百頃,青州府也在盡量糊弄徐進,拿一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來對付徐進,而現在徐進突然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那可是上千頃的良田和上千頃的草場,自己若是拿到手,福王爺、鄭貴妃甚至是萬曆皇帝都會對自己刮目相看,而且自己上下其手,也能有百倍之利。

因此他馬上就問道:“證據在哪裏?”

他故意突略了孔獐手裏為什麼會有衡王府霸占涇府遺地的證據,而孔獐當即說道:“我手上有洪芳洲洪巡撫當年奏疏的抄本。”

這份奏疏是柳鵬最近派人在故紙堆中找出來的,事實上這可是一份重量級的黑材料,可惜發現得太遲,不然當初寫《登州淪亡痛史》的時候就可以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