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取分文(2 / 2)

王道一與馬立年不由都對視一眼,他們都是經年人精,吃過的鹽比柳鵬吃過的米還多,知道柳鵬所求的“小事”必然非可凡響。

要知道,這可是樁一年幾十萬兩銀子的大買賣,雖然自己接手過來,未必能有衡王府賺得那麼多,而且方方麵麵都要打點周全,但是大家從中賺到十萬兩銀子以上的毛利潤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事情順利的話,大家賺到十萬以上銀子的淨利潤也未嚐不可。

這可是一筆驚人至極的大買賣,而在具體的操作之中,柳鵬的龍口港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王道一與馬立年在安徽會館推演了好幾天,最終認為生絲還是應當從龍口出海為好。

或許可以從蓬萊水城、黃河寨或是其它海港出海,隻是那脫離了王道一的控製之外,恐怕就生出好多變故,而且合作者實力太強或是太弱都不是一件好事,隻有龍口這邊最合適。

而且柳鵬雖然年紀很輕,但他手上的實力擺在那裏,因此在安徽會館推演了好幾天,王道一最後還是敲定要與柳鵬合作。

隻是幾十萬兩銀子的一樁買賣,至少十萬兩銀子的毛利潤,他硬是一文錢都不要,隻求王道一“一件小事”,那這件小事非同小可。

因此王道一格外鄭重起來,他以十分嚴肅的語氣:“柳少有何事相求?”

柳鵬當即說道:“我想王老既然要做生絲生意,那肯定要辦幾隻織機在手上,那隻求您把織機放在龍口,您的織房若是放在龍口,頭三年我不取一文錢。”

王道一與馬立年都是齊齊鬆了一口氣,他們沒想到柳鵬所求竟是這件事,隻不過他們對於柳鵬的睿智還是大吃一驚。

既然插手生絲生意,那自然同時要向上下流擴張,往上流擴張不成問題,王家早就有現成的柞樹林,隻是這些衡王府收購山蠶絲的價格實在太低,雖然王家出產的生絲衡王府價格不敢壓得太低,但王家的柞蠶養殖終究受到很大影響了,前幾年王家被迫放棄山蠶業,連柞樹林都閑置在那裏。

但是王道一既然插手生絲買賣,自然就有族人主動出來重作馮婦,要知道不管是山林還是器具甚至是蠶種,王家根本不缺,都有現成閑置的扔在那裏,而往下流發展當然就是插手織造,衡王府之所要把東三府的山蠶絲賣到臨清州去,不就是為了臨清州有上千張織機。

但凡做生絲這門生意,最後手上多多少少得辦個織場備著幾張織機,不能受製於人,隻是王道一一時沒想好該把織場放在何處,他既然致仕歸鄉,很想把織房放在自己老家省得有人過來找麻煩,但又覺得離官道實在太遠,平白增添了許多成本。

現在柳鵬一提醒,他倒覺得龍口確實是不錯的選擇,臨近大海又依托大道,交通便利至極,又是預定中的生絲出海之地,織場可以就地取材,而且龍口是個蒸蒸日上的好地方,現在去圈塊地辦個織場未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