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王道一(2 / 2)

接著是王道一生之中的巔峰時刻,萬曆三十五年他由工部郎中調山西汾州府轉任知府,但是在汾州知府任上,王道一做得很平庸,沒有多少政績。

在汾州任上能稍稍值得一提的政績不過兩件,汾州府是萬曆二十三年新設的府,因此王道一在萬曆三十六年組織編寫了汾州府曆史上第一部府誌,萬曆三十七年正式印行,但是柳鵬聽人說這部府誌編得實在馬馬虎虎,連王道一自己都不大滿意。

事實上柳鵬聽到的風評還算客氣,清人對這部汾州府誌的評價是“全編既屬草創,簡漏舛誤自不待言,惟體例尚合府誌”,大致就是這部府誌的水準隻能屬於挑對級別,錯漏多得實在數不過來了,還好體例編得沒多大問題,不至於把府誌編成了縣誌。

在汾州任上還有一樁政績就是“均平祿米,宗藩稱之”,實際也不值一提,但不知道為什麼,王道一原本好好的汾陽知府,突然做不下去了,柳鵬問了幾個當事人都不明究竟,隻在文書裏看到公開的說法是“因疾乞休”。

但是柳鵬今天看到王道一的第一眼就知道這隻是一個借口而已,這位進士相公不但精力充沛思維敏銳,而且身體也沒出什麼大問題,年齡離規定致仕的七十也還有好幾年,怎麼就突然“因病乞休”,這其中必有緣由。

王道一“因病乞休”,致仕的時候“加按察副使”,給他提了一個退休待遇升了一級,卻不是象馬立年說的在山西探察副使任上致仕。

當然這所有一切都不足以讓柳鵬徹底深入了解眼前這位耿介老者的行事作風,他隻知道這位王知府是個一絲不苟的老派人,正如文書上說他“為吏以來庭無私謁,清介著稱”,卻不知道今天王道一搭錯了哪根筋,專門找自己來做筆有利可圖的大買賣。

一想到這,柳鵬向前給王道一行了一個大禮:“小人柳鵬見過王老臬台!”

“坐坐坐,柳少坐吧!”王道一表現得很熱情:“老頭子不過是個致仕的閑人而已,哪稱得上老臬台這稱呼,趕緊坐,先坐下再說。”

隻是柳鵬看得出來,王道一心情不錯,臬台是按察使的敬稱,王道一隻是按察副使,而且還隻是致仕前臨時提了按察副使,按道理柳鵬這稱呼實際是叫錯了,但是現在王道一嘴角那不自覺的笑意就說明柳鵬叫得沒錯。

柳鵬趕緊找了一個位置坐下:“謝謝王臬台老大人厚愛,不知您今天讓馬經承讓小人過來,有何見教?”

這正是柳鵬非常好奇的事情,這位王道一王老爺跟自己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大家覺得王知府辦事有些過於一心為公,甚至過於不近人情了,對鄉人、族人虧欠太多,怎麼今天突然來找自己議事,而且馬立年說得很清楚,王道一找他是要談一件大事。

到底是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