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天經營了這麼多年,可以說是人強馬壯,雖然這一次遼東之行把褲子都賠掉了,但他在登萊的底子尚在,隻要休養生息個一年半載,就能緩過氣來。
隻是江浩天突然入獄,除了十幾個老兄弟現在還呆在大牢之內,又由江清月收攏了剩下最可靠的十來個骨幹之外,其餘的人馬都就星散流離,非得江浩天出手才能收攏回來。
“不好說!現在這情況你們也是清楚的,我不適合公開露麵,到底有多少老朋友肯賣我的麵子實在不好說!”江浩天答道:“我親自出麵,總有幾個老兄弟回來吧!”
“不夠,這肯定不夠!”穀夢雨反應得很激烈:“現在咱們是做一番大事業的,人越來越好!再說了,人多了,才能把我們的產業奪回來,隻要奪回來了,自然就有銀子了!”
穀家二房好幾處關健的產業都落在穀森澤的手上,這幾處產業雖然稱不上日進鬥金,但進項也著實不少,
江浩天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他人一進去,他手上好些產業就被有心人盯上了,損失著實不少。
現在要把這些產業都拿出來,穀夢雨估計怎麼也得動員百八十號人才行,畢竟柳鵬弟弟不能親自下場的話,那隻能靠人海去堆了。
而這個時候江浩天倒是想到了什麼:“沈牢頭,這樣的話,我打聽個事情,能不能從牢裏再撈兩個人出來?”
黃知府把江浩天這幫人盯得太緊,能把江浩天撈出來差不多是極限了,隻是現在衡王府帶來的威脅太大了,沈濱也顧不得太多了:“沒問題,你想撈哪兩個老弟兄?”
江浩天當即答道:“不,我是想找兩個遼人出來。”
“遼人?”沈濱立即明白過來:“好主意,你說的是孫家兄弟吧!這件事讓這些島民去幹最合適不過了!”
所謂“島民”、“遼人”,都是指嘉靖初年開始因為年饑役重而不斷被迫逃亡到山東沿海島嶼的遼東軍民。
明初山東嚴行禁海,沿海島嶼不分遠近不分大小,居民一律都被強行遷移回大陸,已經曆經千百年開發的沿海島嶼重新成為了無人島嶼。
自從嘉靖年間,無路可走的遼東軍民重新發現了這些無人島並在島上定居,“駕巨艘入島嶼貿易,且利其土饒,遂妻孥以居”。
進入晚明以後,北邊女真、蒙古頻繁入襲,遼東明軍疲於奔命,傷亡重大,“累歲兵荒、薦遭殺戮、丁壯略盡”。
萬曆二十年開始又有持續八年的援朝戰爭,遼東人力、物力、財力損耗極大,加上自然災害不斷,遼東連年旱澇災害,民不聊生,又有高淮亂遼,敲骨吸髓,遼東軍民生不如死,不斷潛往前往山東沿海定居。
成百上千的遼東軍民在山東沿海臨海而漁久居不歸,不管是對遼東防務,還是對登萊兩府都造成很大影響。
特別是登萊兩府自禁海之後,一直是山東最貧困最落的地區,本地土著很快跟這些新來的島民形成了激烈的博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