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定律心理整合定律:指的是人的心理與自我、社會都要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
一個人的心理整合,就更容易協調好各方麵的關係,從而在競爭中取勝。
如果您遇到競爭成敗方麵的困惑,您可能會想:“我的確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但是我確實想超過競爭對手呀?”麵對競爭可能失敗的苦惱,恰當的辦法不是一味給自己加壓,而是需要著眼於競爭策略,做好各方麵的整合。對此,您也許更關心使用什麼策略有助於在競爭中取勝。下麵就讓我們進入如何與競爭對手PK的策略部分:
一、保持長效競爭優勢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對於上班族來說,守住已有的成就和職位,正確對待職業天花板,是保持長效競爭優勢的基礎和保證。
案例職業“天花板”與中年危機大多數人,在不同職業階段都可能遇到“天花板”現象,感到自己“也就這樣了”,難以進一步晉升了。特別是三十五歲到四十歲這個年齡段,職位在總監、高級經理位置的成功人士,這種感覺會更強烈些。那麼,中年人為什麼會有職業“天花板”感覺?他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呢?
心理分析從人性上說,高端的白領都有不斷進步、不斷突破自己的傾向,正是這種傾向使他們青年時代艱苦努力,一步步上升到現在的職位。但上升到一定階段以後,他們卻不能忍受職場“平台期”,不能“守業”卻總想還像年輕時一樣創業,於是感到遇上了“天花板”。而且,這個年齡的人,生活基本上都穩定下來了,如果再重新找一個機會的話,機會成本特別大,所以在選擇麵前往往會猶豫不決。
另一方麵,高級白領往往已經不再麵臨吃飽肚子的問題,他們追求卓越,也就是追求自我實現,追求高峰體驗,追求生活每一天都在打拚,每一天都能過得充實而飽滿。但是,工作有些時候是需要量變的,如果總想質變,總想追求像戀愛一般的工作高峰享受,那麼,時間一長,就難免遇上瓶頸,想要突破又突破不了,也就是遇上了職業“天花板”。
職業“天花板”現象也說明這個人已經遇到了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指的是中年人在已經可以坐享其成時,突然失去目標的惶惑與困擾。許多當年的職場新秀如今已經是老驥伏櫪,和青年人比不過,麵臨著要麼被新秀淘汰,要麼暫時守住自己這點飯錢渾渾噩噩度日的局麵。有些中年人發現自己難以繼續晉升時,會經曆一些痛苦的選擇,最終選擇為社會福利做點事、為下一代的成長做點事等方式來克服危機,找到生命意義,還有一些人這時候表現為退縮在職場“天花板”底下,逐漸失去當年的熱情,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最終還真得麵臨被淘汰的問題。
那麼,遭遇職場“天花板”的中年人需要如何調整自己呢?
首先,創業容易守業難,能否忍耐住在量變和積累上花工夫,是考驗一個中年人是否足夠成熟的一項指標。
第二,追求自我實現並沒有錯,但要明白自我實現不僅指的是地位和薪水,如果你對於所從事的工作本身有無限的興趣,那麼不管你是否遇到“天花板”,都會有興趣把精力投入到工作本身中去,這時你對於晉升的期望就會減少,心態也會變得比較平和。
第三,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遇到了職場“天花板”,由於升職無望而變得退縮和懶惰,就既要告誡自已“不進則退”,又要認識到,守住這份業績本身也是“進”的一種,守業也有守業的意義。以這樣的心態去對待職場“天花板”,你會發現“天花板”已經在激起你的自我探索,已經在提醒你:已過而立之年,是該到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心靈詞典職業天花板:又叫做玻璃天花板,指的是職場人在組織內上升到一定職位和待遇時,就很難繼續上升,而處於停滯期的現象。
二、保持工作高效和各方麵協調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指的是人對於自己能夠支配的時間進行統籌安排、優化使用效率的過程。現代社會工作的快節奏、強壓力,使得時間管理成為對職場人的必然要求。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夠保持工作高效和各方麵協調,從而獲取競爭優勢。
案例工作中的時間管理許多上班族常有這樣的感受,本來領導安排的工作並不多,但每天仍覺得非常疲憊;還有的人為了獲取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把自己弄得工作量很大,但很容易忙得一團糟,亂了分寸。這些可能都涉及到對時間進行正確管理這個問題。下麵我們通過幾個案例,詳細地來談這個問題。
案例l:
小張是一名IT業公司白領,收入不菲,但他總覺得疲憊不堪,因為公司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壓住對手,保持優勢,經常要加班,有時候白天黑夜連軸轉。小張習慣於穩定的作息規律,每天十一點就想睡覺,中午還想午休,他自然很不習慣這樣的工作。
小張覺得,這樣的工作沒有一定的設置,經常要出其不意地來點事。他逐漸去適應工作的性質,但他發現這樣經常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他的時間應該怎樣管理呢?怎樣做能使他不那麼疲憊呢?
心理分析小張的個案,主要涉及人體的生物節律和高競爭要求的工作之間的衝突問題。小張喜歡穩定的休息頻率,而他工作的性質卻要求他時刻要準備去完成工作任務,他自己的生物鍾和工作時間安排發生了衝突。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主張以人為本的處理方法,就是尊重自己的生物鍾,盡量把時間安排調整到符合自己節律的時間。但是有些時候工作要求加班加點,這種情況下,或者去適應,或者找一家更適合自己情況的公司。
小張麵對這些情況,也想去適應,但他發現這樣會使自己疲憊不堪。如果實在受不了競爭性強的工作時間安排,小張可以考慮換一家公司,或者單位,時間比較有保證。
從小張的時間安排來看,他的適應性不是太好,時間安排比較刻板,以後到了新單位,需要逐漸去訓練自己的靈活性,在一般休息時間能保證的前提下,也能夠偶爾突破一下自己的時間安排,以應付突發事件。
案例2:
小王是個公司白領,別人都說他是個工作狂,他每天要做的工作極多,時間安排很滿,在別人眼裏,他總是維持著一種高度興奮的工作狀態,但是他知道,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想要超越競爭對手的工作上,每天陪家人的時間很少,自己的休息時間也受到很大壓縮,所以他經常感到很累。他的做法是,“我越是累,就越是要戰勝我的累,越累,越想要再壓縮休息時間。”可是人的身體是肉長的,他長時間這樣下去,自己也知道身體有很多隱患。可是他克服不了工作的誘惑,也不情願壓縮自己的工作時間。像他這樣的人,在時間管理上有什麼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