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光有信(1 / 2)

揚州城外,有一座山其名天童,山之高飛鳥難渡,嶺之險猿猴難攀,山中怪石嶙峋,奇峰獨秀,是天下有名的大川。

天童山頂,有一座古刹,金磚玉瓦,寶相莊嚴,朝陽時古刹之中便會發出萬丈金光,是為金頂奇觀。

前朝皇帝出巡揚州,見金頂光芒,賜予古刹之名金光。

金光寺,是一座大廟,得前朝皇帝賜名,故香火鼎盛。

寺廟中,一座香爐立於大殿之前,在清晨的春風吹拂下,煙霧順著風吹入大殿之中,殿中響起了陣陣梵音,這是寺中僧人早課的時間。

寺廟的正中央,一座大佛佇立其上,這尊大佛高達三丈,通體金黃。

陽光透過屋頂的玉瓦射入大佛上,道道金光射出,將天地映照成一片金黃。金頂奇觀便因這尊金佛而生。

這尊金佛,也不知道是何時起坐落在此,經曆了多少年。

此時金烏初生時,金頂之上光芒道道,天空雲朵映照成輝。

“吱。”一道清脆的鶴鳴聲響起,金光之中黑影掠過,有一物自黑影中落下。

下方,禪院內,一隻枯瘦的手掌將此物抓住,手掌的主人是一個老僧。

老僧身後一個中年和尚快步走了過來,道,“慧通師兄,是師弟的信嗎?”

老和尚點頭,攤開手掌,裏麵躺著一個細小的竹筒。

“真的是師弟。”中年和尚看到竹筒上麵的標記,聲音中帶著點喜色,“師弟這一去已過五年有餘,終於有信來了。”

老和尚打開竹筒,從裏麵倒出一卷紙,看了之後道,“去把是非和子武叫來吧。”

中年和尚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了詫異,說道,“莫非?”

話說到一半,中年和尚便沒有再說下,臉上陰晴不定,似乎內心極為的糾結。

老和尚沉默了許久,才點了點頭,“二十年了。”

中年人身子一震,抬頭看向天空,那道道金光,將他的雙眼映的金黃,“師兄,那孩子,真的能夠承受嗎,一入江湖,風雲變幻,天地大勢,重如千鈞,這一分一毫可是做不得假的。”

“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凡事皆有定數,不必強求。”

“阿彌陀佛。”中年和尚雙手合十,向後退去。

初春時節,白雪消融,萬物複蘇,杉樹上已經冒出了茁壯的嫩芽,冬寒消退,山中小溪已有流水喘喘之聲,枯黃的大地上有了點點綠意。

在綠意盎然的小溪旁,一間茅草屋內嫋嫋炊煙飄出,空氣中散發著陣陣的清香。

屋外的院子裏,一人手持斧頭,手起刀落,已是劈滿了高高的一層柴火。

這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長眉若柳,身如玉樹,上身的灰色小衣微微有些濕,頭戴僧帽,薄薄的汗珠從少年的額頭上滲出,竟是一個俊俏的小和尚。

“子武小和尚,粥已經熬好了。”小屋裏傳來了一個男子的聲音,接著又聽他說道,“少爺一大早就出去了,應該也餓了吧。”

小和尚將斧子放在一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對著屋裏喊道,“我去叫師兄。”

出了小院,沿著溪邊小路往前走去,小路的盡頭豁然開朗,是一片空曠的草地。

在草地的中間,有一個很奇怪的東西。那是一塊巨大的布匹,呈半圓形,在半空中飄著,圓布下是一個火盆,火盆中熊熊的火焰燃燒著。

說也奇怪,這火焰燃燒的雖旺,但是這布匹卻沒有一點被燒焦的跡象。

在火盆之下,是一個很大的籃子,籃子和飄在半空的布匹用十幾根粗大的繩子連接著。

籃子裏站著一個人,隻見那人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裏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嘴角中時常帶著一抹笑意,仿佛這個天地間,有著無數讓他歡心的事情一般。

“師兄。”子武走到這人麵前,笑著說了一句,伸出手摸著籃子還有那些繩子,不由的讚歎,“這就是熱氣球嗎?天地造化之神奇,真是歎為觀止。”

年輕人聽到這話,不由的笑道,“這可不是什麼天地造化,而是科學,一切皆有法,萬法皆可名,老和尚這話說得好,世間一切且有規律,隻要掌控規律,就可以駕馭天地,這就是科學。”

“師兄,你又開始說我聽不懂的話了。”小和尚喃喃的說道。

“子武啊,我的那些書,你也看了,怎麼就不明白什麼是科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