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前,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的保護中長大成人的。當步入二十幾歲社會後,兩鬢斑白的父母已經無力再事事為你付出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獨立麵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經曆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過程時,人生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可以說,這是生命中一個非常特殊也是非常重要的轉型期,這一時期是否順利會直接影響到你一生的命運。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要認清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該從事什麼職業,適合做什麼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會像驢拉磨一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周而複始,卻沒有改變,一輩子也別想做出成績來。
相信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希望在二十幾歲的這段時間裏,適應不同的環境,努力讓個人得到最好的發展。可是,事實並不容樂觀,有時你縱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還是四處碰壁,常常連一些看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這是為什麼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你並沒有搞清楚在二十幾歲應該做些什麼。
二十幾歲,你追尋理想的腳步迅疾,圓夢的心情急切,卻常常遭遇困惑,迷失道路。雄心壯誌和繪製的藍圖與現實常常有出入,有時甚至格格不入。顯然你還不夠成熟,還缺乏必要的要領,你還不知道這個時候你應該做些什麼。
同是涉世之初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同樣懷著對未來人生道路的美好希望,有著同樣的朝氣與學識,有些人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崗位上做得出色,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功,不管到什麼環境裏都能混個好人緣,遇到困難也總有人幫,沒過幾年便小有成就;另一些人則像是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不停地換工作,什麼事情都做得平平淡淡,在哪裏都不受大家的歡迎,成天抱怨懷才不遇、世態炎涼,他們也想出人頭地,可是總也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
造成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很多,是否知道自己這時候該做些什麼是主要原因。那些很早就知道二十幾歲該做什麼的人,就會像上麵說的第一種人,很容易就會成功;而那些仍處於混沌之中的人,就會成為第二種人,四處碰壁。相信每個人都不願做那“後悔莫及”的第二種人,所以,二十幾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我們不能擁有的,往往都是我們沒想過要得到的。二十幾歲,我們可以不知道30歲時能得到什麼,但我們一定應該知道要得到什麼,這一點很重要!
本書的主旨正是:“讓二十幾歲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掌握更多知識經驗,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麼,少走彎路,少碰釘子。”本書中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怎樣與人打交道、對習慣的取舍、掌握成功的品質,等等,涉及到工作和生活的諸多方麵,比如,對工作、對同事、對領導的正確態度;如何建立人脈關係,以便隨時隨地都能有人幫忙;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以保證精力的投入最有價值;如何精心謀劃前程、抓住機遇……這些都是二十幾歲的人應該做的事,這些經驗智慧就如同明燈,指引著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走向成功。相信當你掌握本書的要領,未來將會一帆風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