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全人類發出警告:“大約在2015年,由現代生活方式引發的疾病將成為導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死亡的頭號殺手!”這一警告的出現,無疑已經為全世界的人們敲響了警鍾,而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和處理由自己的習慣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成了擺在所有人麵前的一個最棘手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的前人為我們做出了可以參考和效仿的榜樣。比如英國著名的戲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就是一個最為典型的範例。享年94歲的他,即便是在晚年時期,還擁有敏捷的才思和強健的體質,而所有的這一切,當然得益於他所養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
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嚴厲教誨,所以蕭伯納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很多的好習慣。即便是在他成名之後,他也未曾因此而有過任何的改變,依然堅持著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麵的簡樸和淡泊的生活習慣,而且更加注意身體方麵的鍛煉和保養。就在70多歲的時候,他還曾經和當時世界最為著名的運動家、美國人丹尼一起在波歐尼島上的一家旅館裏共處過一段時間。而在那段時間裏,他們兩個每天都過著十分相近的生活,同樣用冷水來洗澡,然後一起到海邊去遊泳,或是在那裏接受日光浴。
在談到自己的生活習慣時,蕭伯納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也許講究衛生並不能真正地治療疾病,但它卻能很有效地防止疾病。如果一個人過著合理的生活,安排適當的食物,便不至於患上疾病。如果他還能夠堅持十幾年如一日地加強對於身心方麵的鍛煉,並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那麼他就一定能夠延年益壽,並且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蕭伯納的言行和經曆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最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如果一個人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在日複一日的實際生活中真正地堅持這些習慣,那麼即使他不能取得像那些偉人和智者一樣的卓越成就,至少也可以保持一個強健有力的體魄和一份健康快樂的心情。而對於一個生命中不會擁有更大意義上的成功的普通人來說,這便是他最好的財富和收獲了。
英國哲學家艾蒙斯曾告誡世人:“習慣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這句話闡述的正是後天養成的生活習慣對於我們的重要意義。因為好的習慣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和快樂,而壞的習慣帶給我們的卻隻能是疾病和痛苦。既然我們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健康而快樂的人生,那麼自然就應該認真地對待我們所養成的生活習慣,堅持那些積極的、正確的、有利的生活習慣,剔除那些消極的、錯誤的、有害的生活習慣,從一點一滴入手,從方方麵麵著眼,學會駕馭自己的習慣,並最終利用良好的習慣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來造就自己的人生,駕馭自己的人生。
讓我們先從駕馭習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