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難題妙聯(4)(1 / 2)

“一霞峰”對“三寶地”

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雲泉寺北,風冰水洞一霞峰。

——楊秋

楊秋,1943年生,廣東順德縣人。順德“容奇詩社”發起人之一,當代楹聯家。

上聯乃當年王安石三難蘇東坡的第三個難題,《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初版附錄“絕聯”征偶第二比即是此句。楊秋近年曾遊覽河北張家口,那裏有座雲泉寺,寺北之翠霞峰裏,有天然岩洞三個,中為風洞,洞內風聲呼嘯作響;右為冰洞,冰柱晶瑩,盛夏不融;左為水洞,泉水甘美,終年不竭不凍,蔚為奇觀。觸景生情,遂想起王安石當年難蘇東坡之出句,思慮良久,反複推敲,擬出下聯對句。

上聯指江蘇潤州,古名“鐵甕城”,另外的金山、玉山、銀山皆為名勝古跡,同時“金玉銀”又為三寶。“三寶地”有雙關之妙趣。下聯以“雲泉寺”對“鐵甕城”,而且寺北有“風洞、冰洞、水洞”三洞,這三洞皆在翠霞峰裏,以“一霞峰”對“三寶地”,亦屬妙品。千年“絕聯”終於有對,難得矣!

“路”對“橋”

斷橋楓橋棧橋,橋橋媲美;馬路公路鐵路,路路暢通。

——傅仰虞

傅仰虞,當代福建省仙遊縣人。

《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初版附錄“絕聯”征聯第13比列出句,三“橋”先分列後總括而言,“橋”字巧成連珠式。傅先生以“路”對“橋”,合情合理。路,由土到洋,由近到遠,加上公路有高速,鐵路又提速,自然“路路暢通”了。

賞菊花觀神女

臨菊花島,賞菊花仙姿;登神女峰,觀神女秀色。

——曾守善

曾守善,當代四川都江堰市人,文化企業家兼楹聯家。

《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初版附錄“絕聯”征偶第19比出句嵌“菊花島”地名,又突出“菊花仙姿”。

曾守善先生從長江三峽勝景“神女峰”下筆,以“峰”對“島”,形成落差對比。同時,曾氏眼中的“神女峰”化成“神女”,真神來之筆也,給人美感,促人遐想。

賞菊花嚐桔子

臨菊花島,賞菊花仙姿;登桔子洲,嚐桔子美味。

——任維生

馮富和,當代山西昔陽人,國家幹部。楹聯愛好者。湖南長沙有“桔子洲”。出句為“花”,對句為“果”

(子),一“賞”一“嚐”,視覺與味覺得到了愉悅,快哉!美哉!

有聯友對作“遊牡丹園,觀牡丹國色。”也屬不錯之對句,但仔細推敲就遜色多了。“牡丹”與“菊花”都屬花卉,隻是春秋之別。

“自來水”對“出租車”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東山出租車租出山東。

——佚名

《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初版附錄“絕聯”征偶第22比出句,妙在回文。“上海”為地名,“自來水”是專用名詞。對句不同凡響,用“出租車”來對“自來水”,妙不可言!而且“東山”回文為“山東”,毫無牽強之嫌。

曾守善先生曾對以:“中華原始人始原華中”。句中“原始人”指北京周口店猿人,雖對句視野開闊,引讀者追溯人類之先祖發源地,足見匠心獨運,但“華中”則讓人茫然,概念不清了。周口店一帶屬華北,非華中。如果是泛指中華大地,那也就不足取了。故選“東山出租車租出山東”為上乘。

明月秀山

明月月月明;秀山山山秀。

——曾守善

《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附錄“絕聯”征偶第35比出句屬回文格。句中三個“月”重疊見妙。第一個“月”指天上月;第二、三個“月”指人間的十二月。“月月”疊用,作每個月解。曾氏對句循此思路,以重慶市“秀山”縣名對之。月明山秀,意境尤佳,平仄相諧,妙在回文。

明月白天

明月月月明;白天天天白。

——黃忍彬

黃忍彬,當代福州市人。楹聯愛好者。以“白天”對“明月”,明白如話。看似平淡無奇,但得此妙句也不易。

圍棋手救火車

火車失火,救火車救火車;棋手觀棋,圍棋手圍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