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法》的事告一段落後,朱由校道:“《大學》裏說:生財有大道。朕今日在此借此句重新提一個觀點,因為有大道,故而能生財。”
眾臣一起大笑了起來,這句話原文是“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指的是財富充足的途徑。而現在朱由校說的大道卻是指路。
朱由校也笑道:“路之重要性,不需朕來多說大家自然明白。有多少礦產於深山不能運出,有多少糧食因為運不出去而腐爛變質,財富必須流通才會有用,而路便是流通之渠道。朕決定,在全國開始進行道路建設,我們不僅僅要修鐵路,更重要的是要修公路。公路者,大家公用之路也。用水泥修築不懼雨雪的公路,使得一年四季,全國各地都能連成一片。”
工部尚書鍾羽正道:“陛下,於全國修路,朝廷並沒有那麼多錢呀。而且其調集的人力物力,隻怕朝廷也負擔不起。”
畢自嚴道:“錢的問題倒是好解決,先找銀行借錢,修路以後可以收費,這樣隻需要幾年就可以將修建費用還清了。這人力物力的調節,確實是件麻煩事,我們的官吏人數不足。”
朱由校笑道:“畢閣老這個先借錢,再還錢的想法很好。我們使用新式錢幣後,特別是當五錢當五十錢的使用,使得我們的造幣成本大為下降,銀行有足夠的錢可以借給朝廷修路。至於人力物力調節的問題,朕倒是有另外一個想法,為什麼公路一定要朝廷自己出人出力修建呢?我們為什麼不能把修築的一部分工程包給民間來完成呢?”
孫傳庭反應最快:“陛下聖明。如果我們把平整路基這一塊交給民間來做的話,我們就隻需要自己澆築水泥就行了,確實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工人數量。”
朱由校笑道:“再膽子大一點,其實澆築水泥的事也可以交給民間,我們隻需要勘察路線,進行技術指導就行了。”
畢自嚴道:“如此一來,朝廷的負擔確實就會更輕。隻是這樣的話,修築的質量便不能保證,如果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行為,那就麻煩了。”
朱由校道:“要防止質量達不到標準,我們有兩種方法,一是質量監督,你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便不接受,便不會給你錢,讓你白幹。二是質量保證期,你修好路後,如果十年或者二十年內出現大的質量問題,證實與你們的施工有關,那就根據法律懲罰你。罰你個所得的十倍,讓你永遠不得翻身。”
徐光啟道:“陛下此法大善。那先就要把法律定好,使人知其不可為,這樣事後懲罰便名正言順了。”
朱由校道:“一事不煩二主,方師已經有《鐵路法》的成功經驗在前,這《公路法》也便要麻煩方師了。”
方從哲道:“老臣定不負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