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熾手可熱(1 / 2)

\t大明世祖二十五年正月,本來年年到了這個時候,南京邸報上盡是些歌功頌德的文章,以顯示大明國在世祖皇帝的領導下如何地繁榮昌盛、如何地生機勃勃。

\t但是今年,從正月初三開始,南京邸報頭版頭條上發表了一係列有關環境問題的文章,曆數了十餘個風景名勝如今的變化,並獨創性地提出了水資源安全、自然生態安全等等全新的安全概念。文章在結尾部分大聲疾呼,不能將老祖宗傳下來的大好河山毀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

\t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小老百姓看過也就看過了,隨手把邸報一丟,該幹啥還是幹啥。誰知道環境是什麼東東啊?這是官老爺們操心的事才對。

\t但是這篇文章在官場上卻引發了一片震動。

\t問題不在於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什麼,問題在於這篇文章是發表在什麼時機,又是發表在什麼地方。

\t南京是什麼地方?是天子腳下!南京邸報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大報,代表的可是朝庭中的最新動象,是以南京邸報頭版頭條上發表的各類文章天下各報無不轉載。而南京邸報在正月裏發表批評性文章,則是大明國有史以來的首例。

\t要變天了麼?

\t這是從朝庭官員的腦子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t上到太子、下到各部堂官、侍郎、書吏紛紛行動了起來,找熟人、找朋友、找親眷、找同年打探消息。

\t但不論再神通廣大的人,哪怕他的觸角已經伸到了皇宮之中,他也隻能知道,當天世祖皇帝看過邸報之後隻是微微地笑了一下,什麼意見也沒有發表。

\t於是人們的心裏更加的不安起來。個別聯想能力比較豐富的,已經聯想到曆朝曆代開國皇帝在傳位二代皇帝之際殺戳功臣的故事。

\t嘿嘿,好借口哇。曆代開國皇帝胡亂殺戳功臣在後世都沒有留下什麼好名聲,可用一個含含糊糊的破壞環境之類的借口來殺人,可也算得上是師出有名了。什麼叫破壞環境?下定決心要殺人的時候就算你吐一口痰在地上也可以告你破壞環境,還可以以此來震懾四方。

\t以已經賦閑的四大元帥為首,各擁兵一方的武官們紛紛開始學習陶淵明同誌,在邸報上發表諸如‘采荷西池塘,悠然見姑娘’之類的詩句,以示自己胸無大誌,平安喜樂的心態。

\t而文官們則紛紛依著各種推論,靠攏各位看好的皇子,示忠心、表態度,以期能買到個潛力股。

\t幾個有希望爭奪大位的皇子這段時間裏表現的卻很低調,一邊很謙遜地閉門謝客,另一邊卻一天往皇宮裏跑三四趟,見了世祖皇帝卻什麼話也不提,單單隻是向世祖皇帝請安問好罷了,當然在閑聊之中,順便也會提一提工作上的成績,或者講一講哥哥或弟弟做的小錯事。

\t不過不要誤會,他們不是打小報告,隻是信息不夠靈通而已,他們不過是不曉得哥哥或弟弟已經將這些做的錯事都遮掩得嚴嚴實實,還以為皇上老爹都已經知道了,所以過來幫助兄弟求個情討個饒。皇室家族嘛,曆來就是這麼兄友弟恭的。

\t但不知道為什麼,皇帝卻一點表示都沒有,每日裏該幹啥幹啥,駐軍也沒有調動,更沒有掀起一場政治風暴的打算。但南京邸報上關於保護環境的文章卻是每日一篇,而且篇篇都是頭版頭條。這不能不讓每一個官員心裏都七上八下,每一位皇子的心裏都患得患失。

\t終於有人發現,或許應該換個角度來觀察了。

\t在南京邸報上打響頭一炮的是北清太學院知名教授、教務處主任朱喜,而後的幾篇文章也是出自與朱喜交好的那幫文友之手。這個朱喜,會知道點什麼呢?

\t於是在那幾天裏,朱喜家門庭若市,連帶著朱喜的老丈人周作人家中也多了許多噓寒問暖的人。

\t要知道周作人雖然是文壇泰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他那倚老賣老的態度,平常年份也就在春節之前會有幾個受了慰問文化界人士任務的官員迫不得已來走一趟,提上點禮物問問身體狀況再打個哈哈。而今年朝庭六部的大小官員幾乎都來了一遍,還外帶著幾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武官拎著大箱大箱的禮物要來拜師。

\t周作人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變得如此地熾手可熱自然老懷大慰,心情舒爽之下居然突破了幾年來的瓶徑,在某日午後真正地臨幸了十三姨太,雖然時間不到一盞茶地功夫,但以他的年齡來說也是十分地了不起的。

\t但讓周作人不爽的是,來客總是在三兜兩轉之後,便把話題引到他的女婿身上,而他的女婿朱喜最近幾日不知又中了什麼邪,無論多大的官員來訪,都躲在屋子裏死活不肯起來,說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