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林詡沒有想到鐵劍等人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轉變,答應尋找補缺丹為長眉修複肉身。如果早知道的話,林詡根本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
他也不是迂腐之人,倘若當初答應的承諾太重,林詡定然不會完成,充其量也不過是將一始丹給出罷了。他還沒有高尚到,那自己熱臉貼人冷屁股的地步。
不過,一枚補缺丹雖然價值不小,但林詡也不至於承受不了。既然補缺丹已經在路上,林詡幹脆也不急著回去,而是找這鳳棲居的負責人,要了一間密室,開始著手煉製一始丹。
沒有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煉製,而是以最為傳統的煉丹之法。
用這樣的方式煉丹,對於林詡來說,已然可以稱得上陌生。他用自己所開創的方法煉丹,著實已經習慣,可以說偏離原來的煉丹方式越來越遠。
雖然對於自己領悟而來的煉丹之法極有信心,但林詡對於傳統的方式並沒有成見。甚至於,在林詡看來,這樣的方式也有不少的好處。
各種草藥的彙聚,再加上其中參雜的雜質,所帶來的各種變化,遠比林詡領悟的煉丹之法要多得多。正因為如此,這種方式的變數最大,成丹率較為低下。不僅如此,因為大量多餘物質的存在,這些物質在相互作用之中,會產生新的雜質,由此對煉製成功的丹藥的品質造成影響。
然而,傳統煉丹之法也有其好處,至少在這種有著更多不確定性的煉製之法中,往往丹師在煉丹之時,會有更多的明悟。
如此,也就造成了同樣一種丹藥,可是丹方卻有很多種的緣故。
而林詡領悟的方法,固然在尋找到一個配比的平衡點之後,可以極大的提升成丹率以及丹藥的品質。但是如果在這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的結果隻會使得林詡在丹道之上的造詣,越發的狹隘。
目光隻盯著那物質的配比和成丹率,還有丹藥的品質之後,就會自然的看不到更多的東西。
這是在神路之上,林詡大量的煉丹之中,以及從膾炙坊中,所感悟到的東西。實際上,正常來說,在林詡領悟丹心之後,本應該能夠在短時間內,於煉丹之上有著更深的造詣。
然而,林詡卻沒有那樣的感覺,甚至如果不是膾炙坊所帶來的領悟,林詡連六暈玄品丹都難以煉製出來。
所以,他才打算用傳統的方式煉丹,為的就是在那蘊含著更多變化的煉丹之法中,尋找到自身在煉丹之上的突破。
而在接觸到毒尊丹妙的毒之後,這種念頭更是始終揮之不去。
煉製一始丹,對林詡神識的負荷,比起林詡所想的要少得多。或者說,是林詡如今達到騰空後期之後,那神識之力的增長,遠遠超乎了林詡的想象。
上千種藥材,在丹鼎之中被熔煉,其內所蘊含的物質數量,如恒河沙數。而其中的變化,更是猶如星辰一般。如此龐大的數目,對於丹師而言,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負荷。
每一絲的錯誤,都有可能造成煉丹的失敗,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哪怕林詡的神識之力能夠承受,可真正煉製之後,還是因為那恐怖的數量而感到震撼。
而這一始丹,還不是真正的六品丹藥,而是七品丹藥而已。在神路之上,林詡能夠做到丹尊所不能夠做到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對於丹尊,林詡已然沒有了太多的敬畏。
可再以傳統之法煉製之後,林詡再次湧起那對丹尊的敬佩。
“那些丹尊,沒有辦法在神路之上煉丹,其一是不曾接觸甚至實驗過我的煉丹之法。這不是他們的煉丹造詣不如我,而是我占了另辟蹊徑的好處。如果他們懂得我在神路之上煉丹的方法,那麼他們輕易就可以煉製出丹藥來。這是非戰之罪,不是他們真的不如我。一個人識字,難道就可以說自己一定比一個文盲更加聰明嗎?隻怕未必!”
對於丹道,林詡有著前所未有的認真,甚至不允許哪怕有絲毫的作假。不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這不僅因為當初林英的潛移默化,更因為自己體內似乎天生對這件事極為的上心,甚至比修煉來提升自己還要上心。
“嘭!”
一聲沉悶的聲響中,雲羲鼎內傳來一陣燒焦的味道。
林詡表情淡定,閉目沉思了許久之後,將雲羲鼎清洗幹淨,隨後再次煉製起來。
接連的幾次,雖然都煉製失敗,但林詡眼中卻是沒有任何的焦慮。甚至每一次煉製失敗,林詡的眼神就更加的明亮幾分。這些失敗,是他的嚐試,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在給他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