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找工作的年輕人來到微軟分公司應聘,金發碧眼的洋總經理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公司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便用不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聽清後頗感新鮮,心想莫非對方真是個人才?便笑著說那今天就破例一次。
麵試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對總經理來說這是他在微軟任職以來所經曆過的最糟糕的一次麵試。年輕人的中專學曆與微軟所要求的本科學曆不符,他對軟件編程也隻略知皮毛,對於總經理提出的許多專業性問題,年輕人要麼答非所問,要麼根本就回答不上來,麵試中雙方幾次陷入僵滯的尷尬局麵。麵試結束,總經理顯得很失望,他對年輕人說:“要知道微軟公司人才薈萃,從高級管理到專業技術人員,都堪稱業界精英,微軟的大門不是能夠輕易叩開的。”正當總經理要回絕他時,年輕人說:“對不起,這次我是因為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認為他隻是找個托詞下台階,便隨口說道:“那好,我給你兩個星期時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麵試。”
回去後,年輕人去圖書館借了計算機編程專業的書籍,然後足不出戶在家晝夜苦讀。兩周後年輕人果然又去見總經理,總經理沒有想到對方竟真會再次前來麵試,但他想還是要兌現當初的承諾。第二次麵試,年輕人對總經理提出的相關專業問題已基本能應付下來,不過他仍沒有通過麵試,因為憑他的編程知識與微軟所要求的軟件工程師水平相差實在太懸殊,但在總經理眼裏,兩周時間裏能有如此進步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麵試結束後,總經理建議性地問道:“不知你對微軟的其他崗位是否感興趣,比如銷售部門?”年輕人接受了建議,可是對於銷售他卻一竅不通,於是總經理又給了他一周時間去準備。
離開微軟後,年輕人去書店買了一些關於營銷的書籍,又埋頭苦讀一周。可令人感到晦氣的是,一周後,年輕人雖然在銷售知識方麵進步不小,但他仍沒能通過麵試。無奈之下,總經理隻能歉意地搖頭並問年輕人,為何你偏要應聘微軟呢?年輕人的回答令總經理大出意外,他說:“其實我並非隻想應聘微軟,我也知道微軟錄用人時的苛刻條件,我隻是想哪怕不行,好歹也積累了一定的應聘經驗。”總經理啞然之餘,不乏幽默地說那我就多給你幾次增長經驗的機會。結果為了應聘,年輕人總共在微軟麵試了五次,前後共用去兩個多月的時間,而總經理也破天荒地給予一個普通的中國小夥子五次機會。
在第五次麵試時,年輕人沒有回答任何問題,因為當他第五次跨進總經理辦公室時,總經理已經對他宣布,其實在第三次麵試時他就已經成為微軟的一員了。見中方副總經理疑惑不解,洋總經理解釋說,我發現他接受新東西的速度非常快,這說明他是一個有發展潛質的不可多得的人才,盡管他沒有本科文憑,但微軟將來的希望就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而且五次應聘他都沒有退縮,這說明他很樂觀,心理很健康。他還勇於嚐試,敢於接受挑戰,不放過哪怕1%的機會,這說明他有強者的素質。微軟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識和技能的員工,還需要那些有勇氣和毅力的人。
不久,年輕人就得到了微軟的重點培訓。
這是個故事嗎?不,這恰恰是發生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個真實的應聘小插曲。在此事件中完全可以做這樣一個假設:隻要其中一方的觀念是保守消極的,事情就會被搞得麵目全非,甚至根本就不會出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這驚人力量到來之前,有誰知道所謂“精誠”是付出了多少嗎?是千折百回,是千錘百煉,是失敗過一萬次,還要一萬零一次的爬起的勇氣和毅力!他做到了,他成功了。
同時,機會從來是隻垂青那些有所準備的人。
微軟公司的董事長該是個睿智的有長遠眼光的領導者、決策者,他給了年輕人從璞玉到美玉轉變的機會,最終,他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可以想見,這樣一個百折不撓、聰明勇敢的年輕人將會給微軟帶來同樣神話般的成果。
成與敗全在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