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當範大同他們收到英國當局的這份回執時,立馬就敲定了細節並再次回複了艾德禮,多要一條子彈生產線外,再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艾德禮長舒了一口氣,簽下了自己的大名,一條小小的子彈生產線,他完全有這個權利批下來,至於原材料,讓中國團自己去想辦法吧。
一九四零年12月,中國團第一批常規做戰連隊新兵,終於火熱出爐,在這期間,負責新兵訓練總體計劃的成鵬想了無數辦法,才終於在新兵訓練結束時,保證了這個加強連滿員結訓,當300名新兵踏著整齊的正兵,走過閱兵台前時,成鵬覺得這幾個月來的辛苦都算是值了。
這可是用21世紀的軍隊作戰理念訓練出來的新型軍隊啊!
即使是他們手裏拿是燒火棍,也是一支不可小視的戰力!
更何況他們的裝備,在現在的各國軍隊裏,也是數一數二的。
英國產的李恩菲爾德步槍,裝備到班的仿製MG38德式機槍,雖然高射速帶來的火力威攝力非同凡想,但是子彈的消耗也是同樣可怕得嚇人。經過中國團軍工專家的修改,已經達到並且超過了MG42通用機槍的性能,並且降低射速到每分鍾600發左右,這樣可以使得前線的軍火後勤供應壓力減小,也避免新兵射手對於子彈的過度浪費。
裝備到排的仿德製三四型迫擊炮,為了加強火力密度,中國團的軍工直接將兩根滑膛炮管焊在一起,組成聯裝型迫擊炮,在經過試射後發現效果出奇的好,一個排屬加強迫擊炮班4門炮,一個齊射後,可以掃清一個整排的防禦正麵,由於兩根滑膛管焊在一起,造成了射擊瞄準半徑超過70米,反而使得一個炮班的覆蓋範圍整整擴大了一倍有餘,可以在衝鋒前造成有效的殺傷和火力壓製。
在反坦克火力方麵,中國團卻一反常態的沒有裝備到新兵連,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現階段的反坦克武器要仿製問題到是不大,但他們實在缺少必要的原材料,就這些仿製的迫擊炮就已經耗盡了從英國人那兒搞來的所有鋼材,沒有衝壓設備,製造過程所消耗的鋼材量高得驚人,大約有60%的鋼材在製造過程中被切割掉無法再次利用,這也是鉚接裝備的最大缺點。
而中國團原有的紅箭反坦克導彈,則確實是無法拿出來裝備給這些新兵們,這東西太超前了,偷偷用還可以,真要拿出來直接裝備給這些新兵,用不了多久,同盟國軸心國雙方便導彈亂飛了,況且,這東西是用一發少一發,留點種子以後做仿製,總比現在用掉要好。
1941年1月,中國團全員整裝待發。就在這一個月裏,卻發生了好幾件讓中國團的眾領導目瞪口呆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