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讓我們的目光先回到澤熱爾卡佩勒小鎮外的德軍機場。
澤熱爾卡佩勒小鎮本是以農牧業為主的一個小型城鎮,小鎮外的軍用機場,本是當地一個農場主用於灑播農藥的農用飛機場,德軍占領後,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相當的優越,同時周邊的環境也比較平坦,在經過一個月的緊急擴建後,原來僅能起降小型民用飛機的破舊機場,被改建 成為了可以起降降大型的運輸機的全水泥跑道機場,甚至還有一個高30米的塔台。
在其外圍,因為尚在擴建完成的初期,所以並沒能平常機場常見的高達三米鐵 圍欄,隻是簡簡單單的圍上一圈鐵絲網,而事實上,那個高達30米的塔台同時也是機場保衛部隊的了望 塔,在這樣一個空曠的 環境中,潛入人員先得穿過鐵絲網外近100米寬的空曠地帶,在這裏為了防止敵人的潛入,所有高過地麵10厘米的植被都被鏟除,再接下來,他們要麵對1米多高的鐵絲網,最後才是機場內部的建築物和日常的巡邏兵。
這樣的防守,對於真正的遊擊隊員們來說,確實比較有難度,以他們手頭的裝備,要想潛入這裏搞破壞,或是強攻,怎麼著都有點作死的味道在裏麵。
但是現在,中國團遠征小分隊的特種兵們,就要帶著二十多個遊擊隊員,強行將這個機場攻下。
有難度。
老實講,如果僅僅是潛入,搞搞破壞,這二十多個遊擊隊員的存在絕對是畫蛇添足,這不添亂嗎?十幾號特種兵要想在這種地方搞搞破壞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但是,他們的目地是完全的控製這個地方。
沒錯,完全控製與滲透破壞完全是兩個概念的東西。打下這個地方,要完全控製24個小時,劉達仁手裏就這麼點人,撒出去了,連個泡都不冒,這絕對跟特種兵的作戰方式不符。
特種兵是什麼,是最精準的槍,是最鋒利的刀,特種兵的作戰方式,就是集中最強的力量 ,攻其一點,最致命的那一點,然後大家好打好散,該幹嘛幹嘛去,打陣地戰,防禦戰,不是特種兵的風格,雖然這兩種戰鬥特種兵們幹得並不比普通陸軍差。
開玩笑!都是陸軍和兵種裏麵千裏挑一,萬裏挑一選 出來的尖子,這點破事兒還能撂了挑子?
可這種打法,特種兵的特字就體現不出來了,好鋼要用在刀尖上!
於是,這二十多個遊擊隊員也跟著上路了。
他們有四十八個小時的時間。其中包括了五十多公裏的山路急行軍時間,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隔山跑死牛,在地圖上直線距離很近的目標,一旦放到實際地理中,其行軍距離就會成倍甚至是幾倍的增長。
剛開始,劉達仁還很擔心這二十多個遊擊隊員是否能跟上特種兵們久經訓練的步伐。
而在經過一個多鍾頭的急行軍後,劉達仁確認自己是忋人憂天了。
這些戰場上的初生牛犢們,在跑路這個項目上,卻與他們這幫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精銳特種兵不相伯仲。
畢竟是人家的地頭啊,路熟不說,這些人在戰爭之前,哪一個不是莊稼地裏的好把式?他們可不是巴黎城裏麵養尊處優的浪漫男女。
“這幫家夥,如果能經過良好的訓練,再加上在本國作戰,地形熟悉,肯定是一流的遊擊隊員”劉達仁心裏暗想。
夜晚中的急行軍是相當消耗體力的,在前鋒通過無線電報告隊伍的前進方向出來了一條寬約一百米的小河後,劉達仁下達了就地警戒,輪換休息的命令。
從小河邊回到臨時休息地的肥龍二話沒說,掏出了背包裏的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遞給了劉達仁。
“雨衣”劉達仁說。
旁邊馬上就有人遞了過來。劉達仁將雨衣蓋在地圖上,掏出小手電鑽了進去。
雨衣下透出了模糊的燈光。 過了一會兒又熄滅了。劉達仁鑽了出來,將地圖遞還給了肥龍。
“我們距離目標還有20多公裏,過了這條河,前麵就是德軍的檢查站。二十分鍾後大家出發,按原計劃行動”
二十分鍾後,小分隊再次出發。
時至盛夏,泅水過河對於遊擊隊員們來說也不算什麼難事,劉達仁命令尖兵先行過河,其他人潛伏在河西岸的密林中,等待對岸發來的安全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