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寬容之心(1 / 1)

從二月底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忙碌的工作也將接近尾聲,在同事們的匆匆行程裏,可以看得出來,許多人都心身疲憊,勞累不堪。其實在人心境很平和的情況下仔細想想,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但是很不幸,在熱火朝天的時候它竟然發生了,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受傷的不僅僅是一兩個人,受傷的有好些人,傷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尋找其根源,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為。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少了一點寬容,多了幾分挑剔。身體的疲勞,讓人的記憶不是很深刻。而心的負累,卻會讓人記憶猶新。心身疲憊!是種很重的傷,很難過的痛。

在人的一生中,其實誰都避免不了犯個錯誤,做個錯事什麼的。可是為什麼?人,總在自己犯錯的時候,渴望得到別人的諒解。或者替自己找上諸多原因來證明自己的錯是由別人所造成的。而對待別人錯誤的時候,就非常的吝惜,舍不得一句好話,給予不了一點寬慰與忍讓呢!更有甚者,故意地誇大其詞,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就真的那麼難麼?

人,是不能離群獨居的高等動物,可是與同類相處卻真的不容易。每天麵對各種各樣的事和物,性格窘異的人,瑣碎的家務和繁重的工作已經把自己累得不行,就是在自己很累的情況下,卻不願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責難,總是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一切。有些位置,本來就是為了避免別人出錯而設置的,真的沒有錯的話,要你來幹嗎呢?自己發現了錯誤,把它改過來,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非要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呢?真的自己比別人優秀嗎?事情都是大家做出來的,靠一兩個特別優秀的人也不能完成這個工作啊!況且,咄咄逼人,留下的後果又怎麼樣呢?在其他的地方,別人也同樣找你的錯誤,如此類似的大張旗鼓地到處說,你不是也感覺自己很受傷嗎?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又有什麼好處呢?對自己的錯誤不怎麼在意,卻對他人的小小過失始終不肯原諒,大聲指責,這多麼的缺少寬容之心呢!揭發別人的過錯並加以指責,很難達到勸人改過的效果的,彼此的溝通也就無法進行。更加的沒有什麼同事之情,朋友之意。很多人都渴望著能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比別人高出一招,勝出一酬。其實這個時候,人性往往就會少了,物性就會很多了。物性過多,會使我們失去許多東西,人,也就渾濁起來。一個有能力的人,也必然擁有了一顆寬容的心,一個能容納許多事情的胸懷。

寬容,其實就是彼此諒解,不刻意地去尋根究底。多一份糊塗,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慰。隻要自己能看得開,火氣不那麼大,心平氣和的。每個人都做到了,大家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圈子裏過得舒心,愉快,融洽,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才會更加深厚,事業才能更稱心如意。

有些事情,做的時候隻圖一時的意氣用事。有些話,說的時候,隻圖一時的痛快,可是後遺症呢?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能夠淡然處之,麵對你的刁難。都無法用理智的頭腦去解決自己的困惑。時間雖然能夠衝淡一切,然而這個傷痛卻會永遠地留下一個疤痕,永遠無法從心頭抹去,永遠留下一個疼痛的烙櫻說不好哪個時間,被無意或有意地翻起,那麼你的麻煩就來了,自己的寬容心越少,招惹的人必然越多,以後找麻煩的人自然也就越多,這是個正比的關係。

曾經工作上的一些錯誤,以及別人的惡意告狀。讓我累的連咽口水都困難,真的感覺自己的失敗,自己的一無是處。還好,有兩三個好友在支持著我,安慰我,鼓勵我,讓我心裏很寬慰。當時真的很恨她,真想跟她大吵一架,發泄一下自己的苦悶。後來自己看透了一些東西,不那麼在乎自己的得與失,心平和了許多。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已經成為了過去,我再怎麼恨也無濟於事,倒不如放寬了心態,去彌補,去總結教訓。不知道誰曾說過一句:心裏的塵土太多,人就會很渺校我不想做個心裏塵土太多的人,所以我必須學會清理。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裏,我在自己工作的空餘時間裏依舊能夠坦然地去幫她打傘,照手電筒……我想,我多少是找回了一點點寬容的心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些事情我們看得太片麵,有些事情我們看得太武斷,有些事情我們看得太過激……外界魅惑的影響,不應該是阻止我們擁有一顆寬容之心的借口。人生猶如在路上行走,太多的身外之物會讓你感覺負擔沉重,一生都忙忙碌碌,無所作為。其實帶著一顆寬容之心就足夠了,其他的都是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