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腳下,由於山上的眾多神仙打架,造成了一副悲慘的景象。
若六月飛雪算得上是老天爺在打盹的話,那六月雪崩,對於雪山下的居民來說,就是見怪不怪的景象了。
夏日雪融,最易發生雪崩,但畢竟隻是少數,昆侖千年積雪,在曆史上雖然發生過雪崩,但絕對不會多,一般發生在旱災年。而這一次的雪崩則發生得太過蹊蹺,而且規模之大,極其罕見,山下百姓毫無防備之下,自然是一場天災人禍了。
離昆侖山不遠的鎮子,雪災尤其嚴重,但這個鎮子卻受宅不嚴重,死的大部分是本地的普通百姓,而這個鎮子裏的外鄉人並沒有死多少。
得益於修行者對危險的敏銳直覺,無論是修武還是練氣,六感敏銳,在雪災到來之前,就有直覺,使他們避開危險。
這個鎮子中外鄉人比本地人多出幾倍,原因便在於此地,離一處墓地很近。
當年長平城走出的白衣僧人為東勝神洲求脫離苦海的大乘三藏佛經,路過西牛賀洲時,當時魔門已經因為失去魔主滿山,而變得支離破碎、行事毫無顧及,導致整個西牛賀洲的普通百姓猶如牲畜。
當時的李元修毫無修為,穿過整個魔門領地,可以想象其中艱難。
所以在李元修入道之後,所做的成名之事,就是以一人之力,搗滅了整個魔門。隻留下了一位鍾南,後來魔門餘孽鍾南回來,將所有魔門弟子的屍體埋下,其地點便是在這小鎮西邊不遠的地方。
被譽為魔門而今最大的魔頭,自然是鍾南,這是人所皆知的。而還有一個在九州有些鼎鼎大名,自稱是集魔門手段於一身的狄燕巡。
若要談起這凶名赫赫的狄燕巡,關於他的崛跡,很多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知道狄燕巡本來隻是個普普通通的江湖人士,後來來了一趟魔門墓地,便踏入了修行境地,境界攀升之快令人嘖舌。
狄燕巡出名之時已有六十五歲,而其人卻是十多歲的少年模樣,氣血旺盛絲毫不弱於中年修行者,可以說極其古怪。
雖說在龍宮之時,敗於神絕寧無雙之手,但他的凶狠辛辣,在整個大唐與西牛賀洲,依然是讓人忌憚萬分。
這個狄燕巡在大唐的必殺名單中,僅次於魔君鍾南,可他依然能躲過監異司的追殺,到處作案,已然讓所有勢力都忌憚。
在這些外鄉人整理破敗屋子,鏟除大街上的積雪之時,一輛馬車悠哉遊哉地在大街上走著。
驅車的是一位麵目蒼白的玄衣年輕人,盤坐在車轅上,膝蓋上橫著一柄無鞘古劍,在其人眉心,一道鮮紅色的裂痕,如同仙人的天眼,無比醒目。最讓人覺得奇怪的還是,年輕人手中並無馬鞭,那匹拉車的馬也沒有停在原地不走,反而行走得十分自然輕快。
“這位少俠,是要在鎮上小住?”
馬車走的並不快,旁邊已經有眼尖的人瞧出了年輕人的不凡,疾走跟著馬車,在招攬生意了。
“少俠來此肯定是為了去魔葬禁地求一求機緣,可今天天色已晚,到了晚上,魔地中飛鳥不渡、活人難存,不是好時辰啊。”
那閉目吐納的玄衣年輕人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旁邊的駝背老頭,微微思量後,轉頭向馬車裏問道:“你們身上有銀兩麼?”
過了片刻,馬車裏伸出一隻滿是皺紋的手掌,遞出幾兩碎銀子,紀雍接過,望著拉生意的老頭:“夠嗎?”
老頭連連點頭:“夠了,夠了。”
“我說的是三間房。”紀雍補了一句。
老頭:“呃……”
最後老頭還是將他們帶到了一間算是能遮風擋雨的客棧,給了三人兩間房。
女兒家的東西在路上置辦了一些,比起紀雍這個一身玄衣穿幾個月的懶漢來說,還是更愛幹淨的。
雖說修行以後,特別是脫胎之後,他已然初步是無垢之身,可一直一身衣服,也是讓謝媛鴛心裏有些嫌棄。所以置辦衣物之時,也給他買了幾件,但紀雍嫌那幾件不是紅袍就是紫袍的衣服太過眨眼,就一直沒穿。
三人從昆侖下來後,去了附近的一個大城鎮,有大唐官員駐守,受災還不算嚴重,謝媛鴛也醒了過來,那避幽丹確實不凡,基本上謝媛鴛醒來後就能下地行走,便不甘寂寞的拉著小匣子逛街,順便問了問她昏迷之後發生的事。
隻是在這少女心中,凡人千萬年難得一見的神仙打架,還比不上街道旁的一碗冰鎮酸梅湯的,聽了幾句便忘得一幹二淨。又聽說紀雍想要繞過昆侖,去一趟西牛賀洲,便興奮得準備行禮,大買特買,像是走遠門、串親戚的樣子。
三人收拾好後來到樓下大堂準備吃飯,這也是謝媛鴛特意要求的,按她的說法來說,便是:領略風土人情。
紀雍對此沒有反對,正好可以聽聽這魔葬禁地的實際情況。
“客官,要吃點什麼?”在大街上攔住他們的駝背老頭走了過來,殷勤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