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聆聽世界的聲音嗎?隻有兩個地方吧,一個是聯合國,另一個就是哈佛。在哈佛,能夠聽到來自人類智者最有衝擊力的聲音。
點擊哈佛,我們可以搜索到:
她創辦於1636年,當時叫劍橋學院。1639年改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正式更名為哈佛大學。三百多年來,她以獨特、公開和自由的研究環境,為美國以至於全世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科學家、作家和學者,其中有六位美國總統曾畢業於哈佛,有34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來自於哈佛,因此,哈佛大學被譽為“摘取諾貝爾桂冠者的熔爐”,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私立大學之一。她的成功主要取決於哈佛最根本的生命之源,用老校長洛厄爾的話:“這就是對青春和知識的追求”。
哈佛,讓學子仰慕,讓世人矚目。人們渴望了解哈佛;渴望領悟哈佛的追求、哈佛的理念;渴望解讀哈佛三百多年曆史的精髓和她博大寬廣的胸懷……
當今世界多少國家的首腦、政要、巨商和傑出人物,都以能登上哈佛的講壇為榮耀。他們把在哈佛的演講當作一場最嚴峻的考試,而他們的演講詞,無疑就是他們精心準備的試卷了。尤為讓我們自豪的是,江澤民主席也曾於1997年在哈佛作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在短短幾十分鍾裏,他講述了一個國家主席是怎樣從曆史文化中了解和認識自己的祖國。江主席從上高中時學微積分講起,從中國古人認識事物變化無限、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談到中國古代的聖人、天文曆法、地學、數學、農學、醫學和人文科學,曆數中國曆史上的科學和文化成就,充分論證兼學則盛;闡述團結統一、獨立自主等優良傳統。他贈給哈佛的禮物《毛澤東點評二十四史》則意味深長,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人對中國最重要的典籍之評點。全篇演講用精煉的語言闡述了五千年文明古國那輝煌耀眼而又富於啟迪的見解。讓我們能全麵領略到新中國第一位走上哈佛講壇的國家元首的迷人風采。
在哈佛的講壇上,史蒂夫·鮑爾默講述了互聯網將改變世界的未來,改變商務模式、政府管理模式、做學問和研究的模式,那是對發生在未來10年、20年後世界的活生生的描述。這些用知識去傳播思想的聲音如同火種,從閃耀的瞬間便開始傳播,它們穿透鳴雷和閃電,衝破愚腐、陳舊和懶惰,喚起我們對理性和科學的激情與追求。
在哈佛聽講座,不僅可以從不同的視角折射我們現在的問題,而且也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洞察哲人的思想。在那裏,每一個演講者都是用人類最智慧、最偉大的思想來捍衛人類最公正最理性的追求,他們崇尚科學,他們蔑視權貴,他們高瞻遠矚,他們呼喚和平……
在哈佛聽講座,再一次讓時間環繞我們,讓智者的思維浸潤我們,讓思想的聲音承載且呼喚我們——不僅僅為了記憶,更不僅僅是為了感受哈佛這個所謂時髦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