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治世,在一幫賢臣良將的輔佐下,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開創出開元盛世的鼎盛局麵,傳為曆史佳話.真可謂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富民強,君民同樂.然而好景不長,唐玄宗後來逐漸沉迷於酒色之中,外朝寵信奸相楊國忠,內宮寵愛集萬種風情於一身的楊貴妃,逐漸荒廢國事,國力日漸衰落.這裏暫且不表.
單說在天府之國四川成渝地區陽城桃花村有戶農家,一家三口,主人張樂保夫婦年近六旬,膝下一子張嘯天年方十八歲,長得是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身材偉岸,玉樹臨風.張氏夫婦甚是喜愛.嘯天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且強聞博記,有過目不忘之天賦,又恰逢唐朝開拓創新,實行科舉舉士製度,各地士子讀書求學成風.張家雖不甚寬裕,然夫婦倆一心要將嘯天培養成材,窮一生之積蓄供嘯天讀書.嘯天更是爭氣,每每起早貪黑,發奮苦讀,常常埋首於書海,以書為樂.
功夫不負有心人.嘯天十八歲那年參加科考,以鄉試第一,縣試第一,會試(省試)第一連奪三魁,震驚巴蜀大地,成為巴蜀大地一枝獨秀的奇葩.桃花村更是一片沸騰.遠近鄉鄰逢人便誇嘯天是百年難遇的人才,是桃花村的福音.一向冷清的張家變得門庭喧囂,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更有陽城知府,縣令及當地一些社會名流前來登門祝賀.陽城縣令王大人見嘯天一表人才,前途無量,有心將掌上明珠小女玉兒許配嘯天,張氏夫婦受寵若驚,一口應承下來.雙方當即請知府大人保媒,定下這門親事,直等來年嘯天參加京試,金榜題名之時,再來迎娶玉兒完婚.自此,嘯天閉門謝客,在家苦讀,準備迎接來年京試.
冬去春來,轉眼一年過去了.桃花村山花爛漫,蝴蝶翩舞時,嘯天開始打點行裝,收拾行李,準備赴京城趕考.未來嶽父縣令王大人聞訊,特派人送來紋銀一百兩給嘯天作盤纏.與嘯天同行的還有臨近村落的學子共約十幾人,都是當地文采出眾,才華橫溢的年輕俊才.送行的那天,張氏夫婦及遠近鄉親二百餘人對嘯天等人千囑咐萬交代,場麵好不熱鬧.大家一直將嘯天等人送至村口,揮淚而別.
古代學子趕考,路途遙遠,不象當今社會交通便利,有汽車,火車和飛機,再遠的路程也隻需一二天便到.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從四川到長安,就算騎快馬,走官道,日夜兼程,最快也要一個多月時間.象嘯天等這幫文弱書生又豈會騎馬?而雇一輛馬車又需很多錢.嘯天出身寒門,家境並不富裕,自幼懂得勤儉節約,雖然嶽父大人臨行前送了百兩紋銀作盤纏,但一路上也是省吃儉用,舍不得亂花一分錢,當然也就不會去花錢雇傭馬車趕路了.其餘的學子家境也比嘯天好不了多少,大家情願徒步趕路.好在大考期限定在秋季舉行,現在正當花開春暖之際,,時間還有得是,估計三,四個月之後趕到長安時,也不過是夏季而已,時間很充裕.這也就是為啥陽城的窮學子們選擇在這個季節出門赴京趕考的原因.正因如此,所以大家並不著急,且大多數學子生性風雅,一路上邊趕路邊遊山玩水,借機欣賞沿途的山水美景和風土人情,好不自在.這樣不急不慢地走了大約二個多月,漸漸到了陝西境內,眼見得離京城長安越來越近,估計大約再走一個多月即可到達長安.
眾學子無不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十年寒窗苦讀,即將得到回報.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兩大快事即將實現其一,怎叫學子們不心情激動?嘯天尤其如此,想到家鄉父老對自己的期盼,未過門的媳婦等著自己迎娶,更想到從今往後可以光宗耀祖,為國效力,一展平生抱負,成就不世偉業,頓覺熱血澎湃,豪氣衝天.這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接下來的幾天嘯天卻總覺得心神不寧,心緒不定,甚至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潛意識中好象有事要發生一樣.就連晚上睡覺也常常做惡夢,被惡夢所驚醒,夢中所見都是一些孤魂野鬼等不祥之物.嘯天生來膽大,本來也不信鬼神,所以也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晚上,同村的另一名學子睡夢中突然大叫,口中還尤自喊著"有鬼,有鬼,快來救我,還我命來."大家被驚醒後連忙坐起,喚醒仍在夢中大呼小叫的學子,忙問:"你怎麼啦,夢見啥了?"驚魂未定的學子喘息了半天才回過神來答道:"太可怕了,我夢見很多無頭鬼追我索命,還夢見自己身上著了大火,怎麼撲也撲不滅."眾學子中也有人驚道:"昨天我也夢見了鬼,還夢見自己全身是血,你們說怪事不?"嘯天聯想起這幾天自己做的這些惡夢,也感覺很是奇怪和困惑.為了不再引起大家猜疑,嘯天沒有將自己做惡夢的事告訴大家,反而勸慰大家不要疑神疑鬼,庸人自擾,不要因此而影響了大考.嘯天是連奪三魁的解元,自是這幫學子們的翹楚,平時大家對他是言聽計從.見他這樣說,大家心緒稍有些安定,然總覺有些陰影籠罩心頭,揮之不去.大家再也睡不著,紛紛坐起閑聊,直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