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夢金人芙蓉現靈光覲南海仙子承恩澤
東漢永平三年,一場鵝毛大雪降臨在中秋之夜,都城洛陽的大街小巷積雪盈尺,滿天的雲霾遮住了天上的繁星,一輪皎潔的明月透過雲層的縫隙灑下凝碧的光輝。
在皇城西側的章德殿裏,漢明帝劉莊身披金蟒裘袍站在瀛月台前,他遙望空中的明月,靜靜地聆聽著優雅的古箏曲,那恰如高山流水的音色在夜空裏回蕩,曲調婉轉動聽,令人蕩氣回腸。
明帝舉目遠眺,隻見皇城牆下那排碧綠的柳樹梢上綴滿了晶瑩的冰掛,月亮的銀輝映照在冰掛上,遠遠望去,就像嫦娥仙子披戴著霓裳寶釵在柳枝上輕歌曼舞。他輕撫雕欄上的白雪,輕聲地歎了口氣。
陪同賞月的太史傅毅看到明帝撫欄歎息,趕忙跪伏在地開口奏道:“自陛下登基以來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牛羊被野。值此盛世良宵,陛下為何鬱鬱寡歡,心生傷感呢?”
明帝回身攙起這位兩朝的老臣,看著他斑白的兩鬢感慨說道:“愛卿曆經兩朝忠心為國,是朕的良師益友,朕心中的憂慮愛卿是否明白?”
傅毅躬身答道:“自王莽篡權以來天下紛爭,大漢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百姓顛沛流離,世間人心向背。後經光武中興人心初定,可多年的戰亂使百姓失去了心智,陛下您所思慮的正是‘人心’二字吧?”
明帝緊握著傅毅的手激動地說道:“知我者愛卿也!你一語道破了朕多年的心結啊!剛才朕憑欄遠眺,看到這花好月圓的世界披上一層皚皚的白雪,這月圓之夜陰霾蔽空,莫非是上天降下的不祥征兆?朕百思不得其解,因此鬱懣歎息。朕知你滿腹經綸,善辯玄機,就煩勞愛卿夜觀天象,替朕解開這多年的心結吧!”
傅毅走到灜月台前舉目朝夜空察看了片刻,轉身對明帝說道:“古人常雲,八月中秋蟾蜍行於碧空,可昭示人心的光明。今夜陰霾密布星月無光,依老臣看是天下的百姓因飽受苦難而心智沉迷。陛下必須尋找到一種濟世的光明,才能使天下的百姓萬眾歸心,大漢的江山萬年永固啊!”
明帝聽罷高興地說道:“愛卿飽讀詩書明達世理,不愧為朝廷的棟梁之材。你回去後替朕謀劃一番,想出一個萬全之策,讓普天之下人心向漢萬民歸心!”
這時,傅毅見天色已晚,趕忙起身告辭道:“請陛下放心!老臣回到府中一定殫思竭慮,替朝廷想出一個濟世救民的良策,望陛下善保龍體,老臣告辭了!”說罷,他躬身退出了章德殿。
明帝目送著傅毅走出了大殿,他感覺有些乏累,便斜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
在朦朧之中,他感覺大殿的兩扇紅漆大門被一陣香風輕輕吹開,從門外走進一個渾身放光的金人。這金人身高過丈,可騰空環繞大殿飛行。他身上散發的光明飛出大殿,把殿簷上垂下的冰掛融化掉,冰水被融化成白霧,從白霧裏飛出一隻仙鶴,它繞著金殿鳴叫數聲,翩翩飛入了夜幕中。
明帝心想這一定是天上的神仙降臨凡間,他趕忙起身朝金人深施一禮,開口問道:“您是何方神聖,竟然能夠百步融冰?請您賜教濟世的良策,如遇靈驗,朕一定會讓大漢的子民日夜為你供奉!”那金人並未答話,隻是用如炬的雙眼注視著他。
明帝心想:“這位金人必是不聞人間話語,何不把自己的心事寫下來送予他觀看。”想罷,他走到龍書案前,揮毫疾書寫下“人間苦樂,禍福相隨,仙人行善,萬戶披翠”十六個遒勁的大字。寫罷,明帝把竹簡遞到金人的麵前。
此時,金人的眼中閃現出五彩的光明,他合掌說道:“罷了!本尊已然心領神會,今日就送你八個字,自己深悟去吧!”說完,他朝明帝手裏的竹簡吹了口氣,然後拂袖而去,隻見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片明亮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