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書丟失(2 / 2)

“不好意思,米秘書,能不能跟我說說這兩本書主要是什麼內容呢?”電話中,小唐想盡可能多了解一些信息。

“唐警官,具體內容我沒完整看過。但是,大體內容我還是可以跟您說說的。”電話另一頭的秘書米浩坤說道,“兩本書都是回憶錄。第一本書,作者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講述其從3歲被送到紫禁城並隨即登基成為皇帝開始,直到1962年成為政協委員的人生經曆和所見所想。第二本書,是溥儀在1943年偽滿洲國稱帝後冊封的‘福貴人’李玉琴的回憶錄。”

掛完電話,小唐一方麵為終於弄清楚了丟失的書籍名稱而高興,另一方麵又因為不知道嫌疑人盜取這兩本書的真實用意,而又如墜新迷霧中。

同樣有這種感覺的,還有張劍東。

“嫌疑人沒有偷走家中值錢的重要物品,而僅僅偷走了這兩本書。這是何用意?難道這兩本書中,隱藏了重大的秘密?”張劍東心裏劃上了大大的問號。

“難道這是個文化大盜?專門偷竊重要書籍,結果被主人方少剛發現後行凶?”小唐做出了連自己都覺得不太靠譜的假設。

“這兩本書又不是什麼絕版、孤本。剛才方少剛的秘書也已經明確表明,在網上隨便都可以買到。既然這樣,嫌疑人冒這麼大的風險來作案,根本就說不通。難道嫌疑人愛書如命,卻又付不起這58元錢?”張劍東明確表示不讚同小唐的假設。

小唐一副無奈的表情,說道,“張隊,這兩本書的被盜,是不是僅僅源於某種巧合?”

“什麼意思?”張劍東表示不理解。

“我們在這裏費力的分析這兩本書的內容,是不是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嫌疑人取走這兩本書,本來就沒有任何目的性,而是隨手隨便取走,用於一些與本案非常無關緊要的用途。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墊桌角、點火生爐子等等。”

“你的這種判斷肯定不成立!”張劍東斷然否定了小唐的這種猜測。

小唐兩隻大眼睛瞪著張劍東,明顯她對自己的想把被領導“無情”否定,並不服氣。

張劍東領著小唐,走近了書櫃,“嗬嗬,你這個脾氣啊,總是不服別人的判斷。來,你看這兩本書的位置,整體來看,位置都很靠下,嫌疑人如果要取這兩本書,需要蹲下來。這相對來講很麻煩。”

小唐感覺張劍東說的很有道理。

“而且,這兩本書的位置,一個在第5層左側,一個在第6層右側,如果不是有意挑選的話,嫌疑人沒必要分別從左側和右側各取一本書拿回去墊桌角。”

對於張劍東的分析,小唐心服口服。“張隊,我知道了,如果是無意的舉動,嫌疑人會在案發時那麼緊張的時間中,下意識地快速從位於自己眼睛高度的第一排或第二排書架上,抽取相鄰的兩本書。而不是像現在的情況這樣,從書櫃偏下方分別抽取兩本距離較遠的書。”

“終於開竅了啊。”張劍東略微一笑,“而且,從作者上看,兩本書的作者是兩口子——溥儀和他的妃子;從內容上看,他們的回憶錄,無非是涉及清宮秘聞以及溥儀被由戰犯赦免前的那段曲折的曆史。所以,兩本書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據此,我也判斷,這兩本書對於本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

“張隊,那這兩本書,到底指向什麼呢?”小唐用極其期待的眼神看著張劍東,不解地問。

“不知道。”張劍東誠實地兩手一攤,表示他目前對此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