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放鬆情緒——為想象留一個特別的空間(12)(2 / 2)

首先,臉上常掛著笑容,碰到同學就親切地打招呼。

其次,絕不自怨自艾,不再去管自己的長相如何。

最為重要的,要樂於幫助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

老教師告訴她隻要切實遵守這些秘訣,三個月後她一定會變成全校最美麗的姑娘。

於是這女孩兒聽了老教師的話,全心全力地去實踐這些秘訣。沒有多久,她果然成為全校同學最樂於相處、最受喜歡、最有人緣的人了。

一個人的美,並不完全取決於漂亮的五官搭配,更主要的是他的內心。內心美所帶來的魅力。是任何整形和化妝都難以達到的。

學會越過障礙

◆文/佚名

一對生活很充裕的農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對其寵愛有加。在蜜罐中長大的兒子養成了一意孤行的秉性。

做事毛毛糙糙,就連走路也走不好,時常跌進水田裏,很是讓望子成龍的父母焦心。

兒子7歲那年,順理成章上了小學。頑皮的他走路喜歡東張西望,不是弄濕了鞋子,就是弄髒了褲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飯。做母親的整日跟在他後麵洗,也無法能讓他穿得幹淨。

一天,孩子的父親拿一把鐵鍬在兒子上學必經的田埂上麵斷斷續續地挖了十幾道缺口,然後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橋,隻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過。

那天放學,兒子走在田埂上,看麵前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的小橋,很是詫異。是走過去,還是停下來哭泣?

四顧無人,看來哭也不能解決問題,最終他選擇走了過去。當背著書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過小橋時,驚出一身冷汗,但他第一次沒有哭鼻子。吃飯的時候,兒子跟爸爸講了今天走過一座座小橋的經曆,臉上滿是神氣。做父親的坐在一旁,誇他勇敢。以後,他上學的路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麻煩。

妻子對丈夫的舉措有些不理解。丈夫解釋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顧右盼,當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雙眼必須緊盯著路,因而走得平穩。”

如果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設置一些障礙,一味地給他們提供順境,讓他的願望不經過努力就能實現,等長大後,一旦遭遇挫折。他們必然會經受不住打擊,而產生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用一把鐵鍬,在孩子前進的道路上設置溝壑,把平坦的大道變成窄道,讓孩子勇敢地走上去。這樣,他們就會專注於腳下的路,才不至於誤入歧途。

在孩子前進的路中設置些障礙,培養他們腳踏實地的習慣,他們今後的人生就會少些失敗多些成功。

善意的欺騙

◆文/佚名

童話大師安徒生曾經帶著一個7歲小女孩兒到林中空地采蘑菇。

他事先在一些蘑菇下藏了一些小東西——一顆包著銀紙的糖果、一束蠟製的小花、一枚別針或絲帶,等等。

小姑娘發現了許多意外的驚喜。安徒生告訴她這些東西都是土地之神放在那裏的。

一位神甫知道後,責備安徒生,說他欺騙了天真的孩子,是一種罪惡過。

安徒生說這不是欺騙,他說:“她將一生都記得這件事。而且,您可以想象她的心決不會像那些沒有經曆過這件事的人們一樣輕易地變得冷酷無情。”

欺騙被視為一種惡劣的行為。但善意的謊言、欺騙常常會令人感動和值得珍藏。

有甜有鹹

◆文/佚名

父親的朋友如是說:

年輕時,吃東西講究“大甜大鹹”。喝茶時,一隻小小的杯,卻得放足三大湯匙的茶葉。煮紅豆湯綠豆湯,毫不疑慮地將一大勺的白糖往裏倒,每啜一口,都好似將液體的白砂糖倒進喉嚨裏。吃東西時,不管端到眼前來的是什麼,都必須“敬禮”似的在上麵倒一圈醬油。大甜大鹹,充分地發揮了“敢死隊”

的精神。

對人,也是一樣的:大愛大恨。心裏喜歡,便覺得對方十全十美、無懈可擊;心裏討厭,便覺得對方缺點多如牛毛,一無是處。在那種年輕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裏,不屑也不願掩飾那一份“自以為是”的感覺,往往“誤傷他人”而不自知。

慢慢地,人到中年,健康意識提高,飲食口味改變,以“微甜”和“微鹹”作為烹調食物的準則。過去,對於那些甜鹹不分、味道曖昧的食物,總是深惡痛絕。

可是現在,不但接受了,而且,居然也漸漸喜歡了那種甜中有鹹而鹹中有甜的感覺,這原本就是人生的寫照嘛!

願以至誠之心繼續領受歲月的教誨。

大愛與大恨,應該僅僅屬於舞台。真實的人生,該有更多的寬容、有更多轉圈的餘地。在“大愛”和“大恨”

之間,有個“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