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一想到剛才對那些孩子編的瞎話,就不禁偷偷地發笑。
可是不久他書房的寧靜又被打破了,這回是一陣奔跑的腳步聲。他走到窗前,看見許多人在跑。
“你們往哪裏跑?”他大聲地問。
“去教堂!”猶太人回答說,“你沒聽說嗎?那兒有隻海怪,有五隻腳,三隻眼睛,還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過是綠色的。”
費威爾先生得意地笑了笑,又回去讀自己的經書了。
他才剛剛坐穩,又聽到外麵一陣喧鬧聲。他往窗外一望,不得了啦,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往教堂的方向跑。
“出什麼事了?”他大聲問道。
“天哪!怎麼,你還不知道嗎?”他們回答說,“就在教堂前麵有一隻海怪。它有五隻腳,三隻眼睛,還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過是綠色的!”
人們匆匆跑過。費威爾先生忽然注意到拉比本人也在人群當中。
“天哪!”他喊道,“要是拉比本人也和他們一塊兒跑的話,一定是出什麼事了,無風不起浪。”費威爾先生慌忙抓起帽子離開了家門,也跟著跑了起來。
一個愛說謊話的人,是可惡的。對於總是愛說謊話的他,時間久了,別人是不會相信他的。並且,最可悲的是,他自己也會不相信自己的。到頭來,不僅僅失去自己的信譽,往往受害的還是自己。
信任也是一種約束
◆文/佚名
我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夏天到紐約旅遊。那天特意去參觀仰慕已久的大都會博物館。門口售票處的牌子上明碼標價:成人票價——16美元;學生——8美元。盡管我很清楚,美國人指的學生,不僅僅是在美國學習的學生,而是來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但我實在吃不準自己算不算學生。訪問學者平時也與研究生一起聽課。可說是學生,又沒有像學生一樣交學費,也沒有學生證。我有心省下8美元,可又怕售票員要我出示學生證。萬一弄得讓人家懷疑咱撒謊,既丟“人格”,又失“國格”。
躊躇良久,我想了個兩全之策。我向售票小姐遞出16美元,同時對她說:“我是從加拿大來的學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話是“如果訪問學者也可算是學生的話。”
可她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就麵帶微笑問:“幾個人?”
“一個。”我回答說。
她很快遞給我一個作通行證用的徽標和找回的8美元,並微笑著說:“祝你在這裏度過愉快的一天。”全然沒有顧及我一腦門子的“思想鬥爭”。
的確,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僅僅是因為欣賞了大都會博物館精美的藝術品和省下了8美元。
有了這種愉快的經曆後,心裏就時時想著珍惜
它。就像一旦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加倍自重自愛一樣。
事隔六年,我帶妻子和女兒參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門票價格政策依然如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當年的訪問學者,而是掙工資的駐美記者。盡管我和我妻子從外表來看要充當學生仍綽綽有餘,但出於對“信任”的珍惜,也為了自重自愛,我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個成人、一個兒童的門票。盡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與上次一樣愉快。
因為我沒有辜負別人的信任。
對於別人的信任,我們更應該加倍的地珍惜。因為這是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們應該時刻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給予回報或對待他人。其實,人生最大快樂並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一個很好的教訓
◆文/佚名
一天,一個商人在大島上沿著一條公路行走,看到一個小包掉在地上。他撿起小包,吃驚地發現裏麵有3枚金幣,每枚值l 兩黃金。他興高采烈,準備帶著這份意外之財回家去。
這時,過來一個散步的人,說這個包是他的,是他掉在這裏的,他當然要求商人把3枚金幣還給他。
商人卻不以為然,他聲稱:“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理力爭,吵個沒完。他們倆是那樣全神貫注,以致不知不覺地調換了他們在爭吵中的位置。
金幣原來的主人說道:“其實,既然我已經丟了,那就丟了唄。”商人則回答:“總而言之,我是偶然撿到的,這錢不屬於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他們又吵了起來。
“還是請你拿去吧……”
“千萬別這樣,這錢現在是你的了。”
他們又像起初一樣,沒完沒了地爭吵起來,不過彼此互換了角色。
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才好,於是便一致決定請
第三者裁決;對於他的裁決,他們都將不再表示異議。
於是,他們就去拜訪當時最著名的法官大岡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