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到了金戒指
◆文/佚名
一家公司準備從基層員工中選拔一位主管。
董事會出的題目是尋寶:大家要從各種各樣的障礙中穿越過去,到達目的地,把事先藏在裏麵的寶物——一枚金戒指找出來。
誰能找出來,金戒指就屬於誰,而且他(她)還能得到提拔。
大家興奮異常。
他們開始行動起來,但是事先設置的路太難走了,滿地都是西瓜皮,大家每走幾步都要滑倒,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
他們艱難地行進著。
在他們的尋寶隊伍中,公司的一位清潔工落在了最後麵。
對於尋寶之事,他似乎並不在意,他隻是把垃圾車拉過來,然後把西瓜皮一鍬鍬地裝了上去,然後拉到垃圾站去。
幾個小時過去了,西瓜皮也快清理完了。
大家跳過西瓜皮,衝向了目的地,他們四處尋找,但是一無所獲。
隻有那個清潔工卻在清理最後一車西瓜皮的時候,發現了藏在下麵的金戒指。
公司召開全體大會,正式提拔這位清潔工。
董事長問大家:“你們知道公司為什麼提拔他嗎?”
“因為他找到了金戒指。”好幾個人舉手答道。
董事長搖搖頭。
“因為他能做好本職工作。”又有幾個人舉手發言。
董事長擺了一下手:“這還不是全部,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富有團隊精神,在你們爭先恐後尋寶的時候,他在默默地為你們清理障礙。團隊精神,這是一個人、一個公司應珍惜的寶貝!”
我們最能做的也是最應該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於自己來說,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團隊集體來說,那就是自我價值的閃光。
品德上的“破綻”
◆文/佚名
有一師父,凡遇徒弟第一天進門,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課——掃地。過了些時辰,徒弟來稟報,地掃好了。
師父問:“掃幹淨了?”
徒弟回答:“掃幹淨了。”
師父不放心,再問:“真的掃幹淨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掃幹淨了。”
這時,師父會沉下臉,說:“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麼剛來就讓回家?不收我了?是的,是真不收了。
師父擺擺手,徒弟隻好走人,不明白這師父怎麼也不去查驗查驗就不要自己了?
原來,這位師父事先在屋子犄角旮旯處悄悄丟下了幾枚銅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掃地時發現。大凡那些心浮氣躁,或偷奸耍滑的後生,都隻會做表麵文章,才不會認認真真地去掃那些犄角旮旯處的。因此,也不會撿到銅板交給師父的。師父正是這樣“看破”了徒弟,或者說,看出了徒弟的“破綻”——如果他藏匿了銅板不交師父,那破綻就更大了。不過,師父說,他還沒遇到過這樣的徒弟。貪婪的人是不會認真地去做別人交付的事情的。
衣服上的破綻,需要縫補;而一個人品德上的“破綻”,需要通過加強修養來克服。為人處世,隻有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完善,才能成為一個容易被人接受和感動的人。
一群人和一群猴
◆文/佚名
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個山頂上。
三天三夜,人沒吃上一口東西;猴也一樣。
第四天,人從水裏撈起一個蘋果,猴也從水裏撈起一個蘋果。
男人把蘋果讓給女人,女人把蘋果讓給老人,老人最後把蘋果讓給了小孩兒。
另一個蘋果的命運卻相反,老猴把它從小猴手中奪了去,母猴又從老猴手裏把它奪了去,最後,蘋果落到了猴王的嘴裏。
猴說:“人啦,真憨!自己餓得要死,卻把吃的東西讓給別人!”
先人後己、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人類特有的高尚品質,也是人類緊密團結、密切合作,不斷戰勝各種災難,不斷走向繁榮富強的基礎。人說:“正因為你們不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你們雖然長成人的模樣,卻不能成為人!”
地獄與天堂
◆文/佚名
故事發生在一位日本禪師和一位日本武士之間。
這天,名叫信重的武士向名叫白隱的禪師請教說:
“真有地獄和天堂嗎?你能帶我去參觀一下嗎?”
“你是做什麼的?”白隱禪師問。
答曰:“我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士?”禪師大聲說,“哪個蠢主人會要你做他的保鏢?看你的那張臉簡直像一個討飯的乞丐!”
“你說什麼?”武士熱血上湧,伸手要抽腰間的寶劍,他哪受得了這樣的譏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