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皇宮正殿。
程洲和折彥直、董先、李俊、嶽飛、牛皋、湯懷、張用等人彙聚一堂議事。
“嘉義王、折軍侯,我已經‘送’監軍內侍季博‘回老家’了,他走的很安詳。”
矮墩墩的貼地佛代裕鴻匆匆趕來,就憨態可掬的報告了。
程洲暗自慨歎:誰能想到這個麵目可親的小胖子,當年是個殺人越貨的逃犯呢?
投身到我這裏之後,他就成了幹髒活、黑活的的第一人選啦,嘿嘿······
“嘉義王,昨日我到升龍城裏勸降;那兵部尚書陳牧青和水軍總管黎可漂就私下來找我、勾兌投誠之後的利益分配。”
代裕鴻的小胖手拍著胖肚皮:“嘿嘿,當時我懸著的心就有著落了;人心散盡、鬥誌全無,升龍城收入囊中、安南國大局定矣。隻是,那何參軍每次選我老代出前行險弄巧,倒是不擔心我有個行差踏錯呢!”
“嗯,何癲那是知人善任,這個活兒除了你別人幹不來的,你老代的功勞大夥兒都看在眼裏啦!”
董先是知機的人,也來湊趣誇獎代裕鴻。
天水侯折彥直對何癲的一早籌謀也很是佩服:“何參軍的一石二鳥之計,端的是鬼斧神工、直擊重點,省去了雙方許多拚鬥死傷。回想史書記載三國《吳書》魯肅與孫權曰‘眾人皆可降曹,惟將軍不可降曹!’就是說作臣子的可以隨便投降曹操,就孫權你不能投降;臣子投降之後還能繼續做官,君主要是投降,對方還會給你什麼好的安排?有古人前車之鑒在此,可明顯安南的臣子不是怎麼勸李仁宗;陳牧青、黎可漂這些人都自顧保住自家的富貴,把君王給賣了啊!”
“所以我說何癲這小子奸險呢!”
程洲笑容可掬:“他先回中原有事要辦,不能和各位相聚了。安南初定,你們還得駐守收拾首尾,短時間內是不能回中原了。此地的麻煩,就在於幾大世族‘諒山陳氏’、‘南定黎氏’、‘順化阮氏’、‘奇山胡氏’、‘郎蓋鄭氏’。他們隻會短期內虛與委蛇的和咱們合作,隻等咱宋軍撤了他們就會‘反水’。這些世族人物世代讀書,有見識有想法、說話更有煽動性;隻要他們領頭造反,在安南就是一呼百應。如果到那種深陷異國千軍萬馬圍攻的時候,咱們弟兄還剩下幾個能回中原?”
他接下來的麵色就變得嚴肅了:“咱們已經滅了人家的國,反正頭幾年都會招人恨,長痛不如短痛!咱們這麼辦,這幾家的精英人物都在升龍城、而且都住著大宅院;折軍侯你派兵把他們私宅窖藏的糧食都強行搬出來發放給升龍城中的饑民,算是爭取一下民心、緩和對立情緒。晚上把周邊九縣搜刮的糧食悄悄的搬進城裏,拿出一部分堆成山、算作那幾個世族的私藏糧食,就算他們隻私藏了幾斤糧食也給他說成藏了幾萬斤;還要寫大字報、叫會講本地方言的通譯四處宣揚‘這就是阮、黎、陳、胡、鄭這幾家藏的糧食,他們看著你們餓死也不拿出來施舍一點,國家危亡時刻也不願意同舟共濟’······如此這般,還要胡編亂造一些世族裏麵亂 *倫扒灰、奪妻霸田、奸 殺民女、奢靡浪費、勾結宋軍出賣民族利益的各種醜聞,多多益善!”
“咱們就是要把這些安南世族的名聲批倒、搞臭,再踏上一萬隻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
看著嗬嗬直樂的折彥直、董先、李俊、嶽飛、牛皋、湯懷、張用、代裕鴻等人,程洲目露凶光:“這還不夠!按照我在河西涼州複興歸義軍和平滅西夏的辦法,把安南世族的一半田地、宅院、奴婢分給大宋討逆軍的將士們;讓這些一路千辛萬苦為國征戰的英雄們都能安身立命、傳宗接代,享受他們本來就應該得到的獎賞。剩下的一半,就拿出來作懸賞,鼓勵安南的百姓去殺這些世族成員;誰殺的人多、誰分的田地宅院美妾就多!咱們不用直接動手殺人,讓安南的窮苦百姓人人參與‘納投名狀’;如果有膽小的不敢上去殺,那隻砍一個傷口也算、照樣給他獎勵一畝田······隻要開了這個頭,他不會滿足於一畝田的,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