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之間南唐、吳越兩國雖有三次大規模交戰,卻均以錢家失敗而告終,隻不過在緊要時刻求助於北國出兵解救,才沒被李家給滅掉。若非南唐國的兵家必爭之地壽州和江都時刻受北國威脅,以致南唐無力兩線作戰,錢家吳越國隻怕早已是李家的囊中之物了。
而南唐滅殷、閩的目的,也正是為了下一步進逼吳越和楚國做準備。錢元灌在南唐南下滅閩之時,趁機派出魏昌南搶占了閩國沿海的長樂、福州兩地,卻是為了壯大領土與之抗衡。
聽到此處,孟小強不解地問道:“既是繳了書,錢國主為何還要派禁軍抓你,又封了你家店鋪?”
李玉瑤撇撇小嘴道:“前日我氣不過,趁錢元灌在王城紫霄殿宴請群臣的機會,潛入宮中的禦書房,將三部書又盜了回來,卻被禁軍護衛發現,才一直追到這裏。”
孟小強乍舌道:“乖乖不得了,你年紀不大本事倒不小,居然敢去皇帝老子的宮裏偷東西!”他腦子突然冒出將李玉瑤抓住送給魏昌南的想法,心中矛盾了半晌,卻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隨即暗暗提醒自己,如此卑鄙的做法隻有陰險小人才幹得出來,自己英雄蓋世,背信棄義的事情頂多隻能想想而已,卻是不能做的。更何況李玉瑤這小娘們生得如花似玉,說不定日後還要討來做老婆呢!
李玉瑤哪知道孟小強在打什麼主意,氣咻咻道:“這三部書本就是我李家的東西,人家隻是拿回來而已,又有什麼不對?梁晉海這條卑鄙的走狗,本姑娘遲早要跟他算清這筆賬!”
唐朝後期以來各地藩鎮擁兵自重,誰都不願聽別人使喚,相互之間攻城掠地打的頭破血流。唐王朝朝政多由宦官把持,根本無力過問。而各國的樞密院和唐朝一樣,擔任樞密使、知事一類重要職務之人無一不是皇帝近臣內侍,這些人不僅掌握兵權,更是總理國內大小事務,中書省等職能部門簡直跟擺設差不多。
吳越國樞密院知事梁晉海亦是個弄臣,和李存齋交情再深,也抵不上自己的前程,威逼好友謀取私利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周五聽了半晌,已明白了此事的來龍去脈,凝神問道:“李小姐可知《陰符機》和《韜鈐秘術》這兩部書的下落嗎?”
李唐三百年來,道門中無人不知李靖與其妻紅拂女之事。但凡俗之人並不清楚他們夫婦為何會在戰場上百戰不殆,無敵於天下。傳聞中更是將李靖說的如同神人,而周五卻知道都是因為這兩部奇書的緣故。
周五自幼便隨師傅修行,天風子常在他麵前提及道家名人典故,因此他早就知曉《陰符機》乃道門中人夢昧以求的仙書,實際上是傳說中黃帝所著的《陰符經》,與他老人家另一本名著《黃帝內經》齊名,淩雲觀所藏寶典《道元精義》也是屬於這一宗法,隻是此書在李靖仙去之後便不知下落。
另一本《韜鈐秘術》記有道家奇門遁甲及行軍布陣之術,據說李靖習得此書技藝,作戰之時經常僅帶領數百騎兵便可破敵製勝,他在三部兵書中所著戰法,便是由此而悟得。《陰符機》幾經周折落入紅拂女手中,李靖夫婦憑借修煉此書中所記述的精要,得以羽化成仙,先後脫離了三千紅塵。
凡俗之中隻知有黃老道家,千百年來煉丹修真之人不計其數,但卻沒幾個人修成正果往升仙天界,實是因為無人知曉修煉的正途。且李唐王朝數百年來崇尚佛教,道教之中卻沒出過一個人撐門麵的人,其規模便江河日下日漸式微,別說凡俗中無人知道《陰符經》是啥東西,就是道門中人了解此書的也僅寥寥。
史書記述李靖在紅拂女死後,於唐貞觀二十三年仙逝。太宗李世民賜他於昭陵陪葬,命人在他墳墓周圍營建突厥鐵山、吐穀渾積石山的形狀,還將他的畫像供奉在淩煙閣之中讓後人世代祭拜,以表彰他的豐功偉績。卻不知他與其妻紅拂女一樣,蛻去血肉之軀往升仙界了。
(說明:五代十國承襲晚唐官製,大體為:一、中書門下省,首席長官稱平章事,實為宰相,掌管一般政務;二、樞密院,首席長官稱樞密使,掌管軍務;三、三司,首席長官稱三司使,掌管鹽鐵、轉運、收支等財務。以上三個部門分管政、軍、財,本應互相牽製,但因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故掌管軍事的樞密院權力往往淩駕於另外兩部之上。五代之中,梁、唐、晉、漢、周謀反篡位的帝王君王,多出自樞密院,其他十國的君主則是以藩鎮節度使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