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風苦雨序言(1)(3 / 3)

小美雖說出身卑微,但人極其聰慧。不但長得傾國傾城,而且心靈更美。這樣的女孩子,天生就會有福相,就應該嫁給一個有事業心、會疼人的丈夫。當然楊小悅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世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人。就算他十分富有,但是畢竟生過那種病。

世人還是對精神病人有非常大的看法、歧視。如今的社會其他方麵的歧視現象有點緩和了,就是對精神病人的歧視程度並沒有減小,不光精神病人會被歧視,而且連同跟精神病有關的,比如說精神病醫院、精神科醫生、護士都會被人家另眼相看。但是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心理有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是逐年上升的,所以,我們不能再歧視下去了,隻有正眼相看,關愛這類人,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和諧、文明。據醫學界報道,未來精神領域將有大作為,精神病學將越來越受關注與尊敬。

小說的主人公楊小悅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但是他經過係統化的治療、自己的努力奮鬥、心理承受能力的訓練,以及各方麵的親身實踐,使他的內心變得非常強大,從而過上了不怕逆境與美好的生活。

楊小悅與小美的愛情,就是這部小說在寫愛情方麵最感動的部分。相互包容、真誠相待、不離不棄、風雨同舟、甜甜蜜蜜,不讓對方受一絲絲的傷害,關心對方、在乎對方,心中時刻裝著對方,可以說有種至死不渝的情感。

小美是一個“奇女子”。小時候由於家庭的經濟條件差,隻有小學畢業。讀書的時候每年都是全校第一,但是交不起學費後,她也就離開了她深愛著的學校。從十六七歲開始她就一個人在外打工。她去過廣東、武漢、浙江等地。但是隻有小學文化的她,隻能在工廠裏做工。在榔頭落腳後,就一直在鐮叨市創能公司工作。短短幾年,她對電源線的生產、加工、檢驗、發貨等一係列流程都了如指掌。公司裏所有技術活她都會幹,以她的能力與掌握的技術完全可以勝任車間主任這個職位。一般電源線行業生產車間的女職工都是單攻的,比如鉚接的領班,或是裝配車間的主任。像她這樣各方麵全麵發展的人才,女的要達到她這樣的高度,是萬裏挑一的,在鐮叨市電源線行業上絕對是奇葩的讓人嘖嘖稱讚的人物。

楊小悅第一次見到小美,一種對她的好感,猶如當年他深愛的初中女同學一樣,且這種觸電的感覺還要更奇妙一點。楊小悅喜歡的東西,會想方設法地去爭取,有時會沒有理智。盡管小美是一個“奇女子”,但畢竟兩個家庭的條件相差太懸殊,小美還是一個外地人。照理說,楊小悅應該也會放棄這樣的女孩子。但是他對小美的喜歡,已經到了就算她家山窮水盡,他也要娶她的程度。但事實證明,小美的綜合素質、能力,讓一個熱愛生命的老板的兒子去死心塌地地去愛她,是值得的,是配得上的。

說到底,家庭背景好壞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在榔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般指的是男的。譬如:男孩子非常優秀,家裏條件並不是很富裕,但男孩子的父母鼓勵他讀書。他也十分長誌氣,名牌大學畢業後,考取了公務員。於是在政府機關工作。憑借他的聰明才智與高尚的人品,博得了市長的陣陣掌聲。由市長牽紅線,把鎮黨委書記的女兒介紹給了他,而書記家又是從商的,可謂家財萬貫。當然男孩子長得也秀氣,最後書記把女兒許配給了他,書記的女兒也是萬分願意的。現在選對象,有錢人家的閨女,很多都是選出類拔萃但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出眾的人家,因為隻要一個人聰明了,又去努力,那麼一方有“巨大財富”不就可以了,隻要人不學壞,未來基本上會產生更大的財富。也就是嫁一個自己喜歡的、聰明的、健碩的人是最要緊的。現在男方高攀女方的現象已不足為奇,當然有一個前提條件,男孩子得是人才。

既然男的有這樣的命運,若一個女的是人才,那她的家庭條件差就更沒關係了。小說中的小美,一個靠技術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似乎是獨一無二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小美應該讓楊小悅這樣優秀的卻有著坎坷命運的人來疼愛,上蒼把他倆安排到一起是有用意的、是有價值的,是公平的、是精彩的。

小說是圍繞情來展開的。親情、愛情是這部小說的主旋律。周立祥出車禍,靠周婷在醫院裏的人脈,把他轉入了鐮叨總醫院;蔡美榮的不孕不育疾病也是在鐮叨總醫院治愈的;小美的爸爸患上了漸凍症,是周婷的老公林乙峰救治的;後來小美的懷孕檢查;楊小蓉酒精中毒等等,都是周婷幫的忙。讓親人們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或是讓醫術精湛的醫生為他們治療,這就體現出親情的偉大,若周婷跟別的親人關係不好,也不會這麼掏心窩子地去幫忙。

隻是有些天災人禍讓人防不勝防與無能為力。第三十二章:公交被炸,奪走了梅蘭的生命,周立發也失去了一條腿,變成了殘疾人;第三十四章:患登革熱,奪走了林青青的生命。第三十七章,周立花被人綁架,一個中年婦女被人輪奸,讓她所受的心靈創傷是何等得深。幸好周立花是一個堅強的女人,經過一段時間後,她重新自信地麵對人生。但好景不長,在創能公司的車間內發生了火災,楊軍舍身救人,卻永遠被火燒得睜不開眼睛了。得知楊軍被火燒死後,楊小蓉與男友範淩波從北京乘坐飛機趕過來。可是倒黴透頂的是,飛機艙裏竟然有一個精神有問題的人,他趁飛機駕駛員上廁所的時間,把門給鎖住,讓飛機駕駛員走不進來,他要準備上西天了,但是其他乘客還想過好日子呢?最後飛機墜落在禿鷹山峰,楊小蓉與範淩波連屍體都炸沒了......

這是一部悲劇性小說,讓人看得心驚肉跳。這些小說裏發生的事,其實現實社會裏每天都在上演,隻是一集中,一連串地發生,讓人的神經仿佛繃得更緊了。

(三)小說對中國的教育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作為一個學生,就要端正自己的品行,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學習是第一位的,既要讀好書,又要做好人。當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品學兼優。所以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更應該把自己的道德水平提上去,這樣直到放下書包步入社會後,才不會被人瞧不起,人品某種程度上講,比學曆還要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也不要總是放縱孩子,多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多陪陪孩子,讓他們多跟大自然接觸,使孩子的成長環境更健康、更溫馨。在學校教育中,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同時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的教育,還要了解、把握學生的心理成長問題;中學階段是學生非常重要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學生的叛逆心理很強、抵禦誘惑的能力卻很弱,老師與家長就要加強溝通,把學生的不健康習慣、齷齪的思想捕捉下來,進行針對性、有方法地正確引導、解決。學生的兜裏不能有太多的錢,否則更容易學壞。小說抨擊了學校裏的一些校園流氓的所作所為。需要淨化校園的空氣,就必須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學校方麵賞罰要分明,老師與家長要相互配合,要始終明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祖國的未來。

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是一個肉弱強食的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若沒有好的學識、過硬的技術,做一個普通人隻能混混日子。若碰到一些厄運,可能經濟上就會遇上很大的麻煩。小說中的幾個壞人物,通過在他們道德上的扭曲、人品上的敗壞方麵的故事描述,從而反映出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社會不良青年、好吃懶做之徒、包括有學識的歪腦子的人身上的不足。他們身上的缺點、惡習、齷齪,所謂的社會不良環境的製造者、渲染者,是拖文明社會後腿的角色。自古以來人品的好壞就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高尚的最重要的做人指標。沒有高學曆、沒有好技術的人,但人品好,身體健康,至少可以找一個活兒維持生計;若沒有好學曆、沒有好技術,人品極差,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與摒棄;就算學曆很高,或是有一門好手藝,但人品很差,待人沒有禮貌,說話傲氣十足、自以為是。與人一段時間相處下來,別人也會避而遠之,到時候再好的學曆、再強的能力,也隻能是浮雲。

小說寫到了關於公交車上的事。給老弱病殘孕的人士讓座是人人傳頌的美德。但其實眼下的社會,人們的素質並不是很高。能主動讓座的人也不是很多。不讓座,隻要有秩序、安分守己地坐著也還說得過去,但有些人在公交車上大聲喧嘩不說,人多的時候,別人不小心踩了他一腳,他就大發雷霆,醜話連篇,甚至還動手打人;還有些人,不講究個人衛生,隨地吐痰、扔果皮紙屑,讓小孩子當眾撒尿。還有司機,當然是好司機多數,但也有個別司機,開車玩手機,態度極端不好,別人問他交通、車的情況,他就是懶得理你,板著一張難看的臉,帶著一身臭脾氣,誰要是跟他有些口角爭執,他就罵得你毫無還口之力。小說中歌頌的是主動給老弱病殘孕的人士讓座的人,還有中國好司機,批評了那些行為舉止不雅,缺乏道德素質的人,還熏陶了乘客正確的公交秩序與公交禮貌,使更多的人明白“公交文化”。現在國家查酒後駕車非常得嚴,大多數的司機朋友,隻要是開車就會想到不能喝酒,大多數的人也做到了這一點。在酒席上,若酒席吃好後要開車,那他就乖乖地喝飲料了。但大多數不是全部,還有很少一部分人,就會去酒後駕車,自然後果很嚴重。還有疲勞駕車、吃會嗜睡的藥後駕車,後果都很嚴重。即使正常的身體條件在開車,但很多司機的開車習慣卻很差。開車的時候打電話,玩QQ、微信,後果讓人大跌眼鏡。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杜絕酒後駕車,並養成良好的駕車習慣。

小說對當今的自然環境問題也有憂患意識。經濟發展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卻不得不重視。例如霧霾,形成霧霾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工業發展所排放的廢氣、汙染物導致空氣質量惡化。所以說人為的因素無可非議。小說提出了環境保護迫在眉睫,善待地球的環境,就是善待千秋萬代的子孫。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非常重要。政府很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還有近幾年提出來的“五水共治”措施。在對政府的所作所為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並希望政府能夠再更大力度地進行下去,使我們的大地母親青春永駐、活力四射。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環境,從身邊的環保小事做起。

筆者供職於一家電源線公司,對企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小說中的人物楊軍所創辦的創能公司便是一家大型電源線生產公司。不光是電源線公司,其他類型的企業、行業,他們所麵臨的問題都是大同小異的。優質的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不二法門,而決定質量的好壞,跟管理人員的能力、決策力、責任心和員工的能力、責任心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業內人士都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確實在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時間段,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階段,我們就需要精品了,而不是多產,要的是優產。在巨大的優質產品的壓力下,很多沒有實力、產品質量有問題的企業就麵臨倒閉的境地倒也是預料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