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剛步入職場時,許多人都是胸懷大誌、滿腔激情,想在工作中大展才華,以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在一陣激情過後,尤其是碰了一鼻子灰,便開始否定自己,以至慢慢被周圍環境所同化,最後隻好隨波逐流,過起那種朝九晚五的日子。此後生活平淡無奇,人就像機器一樣日複一日地工作著。一段時期過後,驀然回首,才發現周圍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別人蒸蒸日上,而自己卻似乎已經失去了自我,展現在麵前的將是一個難以麵對的現實,讓人失落不已。職場中有很多這類不幸的例子:有些管理者,下屬幾年後成了自己的上司,當年的同事轉眼成了上下級,有些人步步高升,而有些人卻一直默默無聞……這些巨大的反差固然與人的能力、機遇有關,但歸根結底在於不同的人對職業的不同態度。

許多人對職業的態度總是不夠端正,沒有堅持自己的敬業精神,往往第一天表現得非常出色,而在往後的工作中卻逐漸鬆懈下來,前後的表現在上司心中留下強烈的反差。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在談到人的敬業精神時,有一個經典的說法:如果讓一個日本員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們一定會一絲不苟地每天擦6遍,而我們中國的員工第一天會擦6遍,第二天也會擦6遍,可是第三天就會擦5遍,第四天可能隻擦4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許多人不能每天都像第一天一樣去工作的原因。許多人在熟悉工作環境後,便開始以老油條自居,工作推三拖四,與別人斤斤計較,隻在乎名利,而不在注重實際業績。這便是他們難以成功的根源。

當今職場競爭日趨激烈,條件優秀的競爭者層出不窮,真可謂職場如沙場,不進則退。在這種環境下,要得以生存和發展,隻有自強不息,不斷進取。不要陶醉於昔日的輝煌,也不要老以己之短比別人之長,從而喪失自己的鬥誌。過去的都代表過去,而未來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都充滿了機會和希望。隻要我們珍惜好未來的每一天,每天對待自己的工作就像第一天上班時那樣,我們一定能重燃激情,成功也將指日可待!

由此可見,能否做到每天都像第一天那樣工作,這是職場人士成敗的一道分水嶺。職場就像一場馬拉鬆比賽一樣,能一直保持耐力的賽跑者一定是最後的贏家,而中途逐漸鬆懈下來的大部分選手必然掉隊,成為被淘汰的對象。大部分職場人士在第一天上班時的表現基本上沒什麼差別,成敗者之間的差距是在以後每天的工作中逐漸拉大的。幾年之後,由質變到量變,彼此的差距或許已成了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如何做到每天像第一天那樣始終如一地工作呢?本書從精神麵貌、工作環境、熱情、責任等方麵入手,通過你前後工作狀態的反差,來幫你找回激情,找回第一天上班時的心態。按照本書的指導,你一定能夠找回當初第一天上班的那種狀態,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