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提議可是叫燕京城內一片震蕩,擴充漢八旗,不是一兩個牛錄的擴充,而是一兩百個牛錄的擴充,並且是持續不斷的擴充。
這是要翻天啊。
蒙軍旗攏共才二百牛錄,滿八旗加在一塊也才三百個牛錄,漢軍旗本就不比蒙軍旗弱,現在還要翻倍的擴充……
那想都不想就能知道漢軍旗日後在滿清政壇上的份量將會大大增加。
這消息眨眼就送到了豪格手上,後者心裏頭也生出了無數念想,但暫且都壓下去。眼下戰事為重!
他必須要承認,多爾袞的這一招真的很妙。
——這是逼著被納入漢軍旗的漢人們不得不跟鄭芝龍拚死啊,不得不效忠大清啊。
“咱們大清的國運,是存是亡,就都在此一戰!”
豪格沒有再玩虛的,召集諸將,開門見山的大聲宣說。
一張製作的精細的軍用地圖上,通州東南兩個方向上都有大股紅色標記出來。所有的清軍軍官都注視著那兩個紅色粗箭頭,現場的氣氛立刻凝重起來了。
“在座中人就沒有不在旗的,鄭賊對旗人有多恨,你們自個心裏都清楚。”這個時期的綠旗高層也多是投降的如許定國、劉澤清之類的已經被編入漢八旗的漢奸國賊,或是如祖可法、柯永盛這等韃子沒入關前就投韃編入漢軍旗的人。
大家都是旗人,都是鄭芝龍的死敵。
豪格的話沒毛病。
“所以大家夥還是忘了那些不該有的煩思雜念。”
你們早就沒退路可走了。劉良臣還能往南逃,那一是因為他還有個大哥在南麵撐得住場麵,二是因為人家逃的早。那現在呢?通州城往南的路早就被鄭軍給堵住了,誰還能逃得過去?
“這接下的通州之戰,就讓那些南蠻瞧瞧咱們八旗勇士的厲害!也都為自己搏個前程,但凡是作戰英勇的,攝政王已經給出了說法,不分貴賤高低,一律抬旗。”
哪怕隻是漢軍旗呢,這在大清也是一大榮耀。要知道,原時空裏,大名鼎鼎的年羹堯還是包衣奴才呢。
豪格這一刻真心覺得多爾袞大肆擴招漢軍旗是一個妙招。
隻要把人納入八旗了,這就是逼著漢人們不得不忠心於大清啊。當然,劉良臣那樣的敗類也是在所難免的,但總比眼下要強。
所有的人都滿臉血氣的氣昂昂出門,仿佛一個個都不曬鄭軍一樣,豪格也換上了一身結實的盔甲。
同時間裏,士氣高漲的鄭軍也已經逼到了通州城外。鄭鴻逵引著兵馬在南麵,鄭芝龍帶著主力在東麵——至少有三萬大軍,排列在通州城外頭。
一門門大炮還拖在隊伍的後麵,拉的老遠老遠。
隊伍裏牛全部用來拉拽大炮,還有馬驢騾子。
雖然走的是官道,可五斤炮,以及一些八斤炮,連同炮車後都兩三千斤重的,太重了,每一門都需要用兩頭犍牛加四匹騾馬拉拽,才能讓大炮的移動速度趕得上步兵的行進速度。
炮兵部隊迅速架設大炮,另外一群護兵選擇了合適的地方後開始著手修築炮兵陣地。人多力量大這句話絕對沒有錯。當鄭軍最早拉來的三十門五斤炮對準通州城狂轟猛炸的時候,一個個炮兵陣地就都已經修築完畢,八斤炮、五斤炮迅速推進到炮兵陣地中。
清軍承受的壓力更大了,大炮產量始終不足的清軍在通州城布置的重火力隻有少少的二三十門。畢竟背後的燕京城也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