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夠成就的大事,不外乎三件:改變現狀,改變人生,改變曆史。要辦成這三件大事,當然少不得過人的智慧與超凡的能力,但還要有一個雖細微卻舉足輕重、雖平常卻事關成敗的關鍵要素:看你能否善於攻心。所謂攻心,既是一種打動人心、感化人心的辦事能力,也是一種爭取人心、贏得人心的處世方略。自古以來,知人心者知成敗,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已被人們無數次檢驗,也已被曆史無數次證明。不善攻心,做事會處處受阻,交往會時時被拒,造成做人的缺憾與處世的失敗。
以攻奪人心之能做事,以打動人心之謀生活,這是強者的選擇,也是成就人生大事之必需。
1.得人心者得天下
2.為人要知心,處世須攻心
3.打動人心方可巧成萬事
4.令人感動是高超的處世之道
1.得人心者得天下
人生多少事,成敗係於“心”。處世得人心,萬事皆不難。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用心去努力做對、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生命過程。處世的最高境界,說到底不過是一個人得人心的人生表演。做人最成功的,也不外乎是深得人心而已。所以,“得人心者得天下”,至今仍被奉為大到興邦治國、平定天下,小到為人處世、創業建功的良訓。
何謂“人心”?為何人心如此重要?從道理上講,可以這樣解釋:人心是你,每個人都可從人心的向背中稱量自己。人心是鏡,每件事都可從人心的冷暖中鑒別是非。人心是水,事業可以從人心的愛憎中預知興亡,人生亦可以從人心的好惡中判定成敗與優劣。
成就天下事,全憑得人心。
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他們雖有一身超人的本領,然而所行之事背離曆史的規律,背離萬眾之心,於是隻能折戟沉沙,即使興風作浪一時,最終還是功敗垂成。同時,又有多少普通的人,他們起初默默無聞,然而平凡的一生卻心係他人,贏得人心,結果生得偉大,死得光榮,贏得好口碑,成就千古名。作為前者,人們也許誇讚但不敬佩,作為後者,人們一定會引為楷模效仿與推崇其為人。這就是人心的力量。
我們黨的好幹部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人,真情為人民服務,高風亮節,深得民心,感動了無數國人。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支持他們,熱愛他們,尊敬他們,學習他們。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諦,看到了生活的未來。有這樣優秀的人帶領著,天底下又有什麼事不能成呢?
人生在世,沒有人甘心平庸而不想成就一番大事業。而人生理想的成與敗皆與為人處世中人心的得與失有關。
所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指的就是盡管在漫漫人生路上,每個人無不努力去追求成功與幸福,但總會不斷地遭受挫折和失敗。於是很多身處困境的人,便不知不覺地將自己引向消極的負麵,其結局多是歸於失敗。反觀生活中的成功者,卻在困難中繼續奮鬥,以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人生。他們的成功來自於兩點,一個是積極的心態與頑強的毅力,另一個則是生存的技巧與處世的智慧。表現在後者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以人心換人心,在爭取人心的過程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1996年11月5日,47歲的駱家輝角逐美國華盛頓州州長,最終擊敗共和黨的競爭對手克拉斯威爾,當選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人州長。經過了漫長而艱難的人生之旅,駱家輝終於圓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旅美華人無不為他歡欣鼓舞。
眾所周知,很長時間以來,由於偏見和歧視,即使廣大華人,為美國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卓絕的貢獻,但也很難進入其主流社會,尤其是政界中的華人更是寥寥無幾。出身於普通家庭的駱家輝,在長期的生活與工作中,把東方人固有的真誠、勤奮的傳統發揮得極其出色,更重要的是,他充分了解了當地美國民眾的心理和要求,尤其是他在競選中重視教育和家庭第一的觀點,深獲選民的認同與理解,其充滿濃厚人情味的演講打動了很多美國人的心,他說:
“我們華人從修鐵路、打魚、開店,到參加保衛美國的兩次大戰,華人移民為美國所做的貢獻,值得所有美國國民感念,現在我們華人要在政治上有更多的參與。我競選州長,就是要使我們華裔能在21世紀發揮比20世紀更廣泛的影響。我以我的中國血統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為自豪,我為華裔在美國的貢獻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
這番激動人心的話使駱家輝人氣大增、最終創造了華人在美國曆史的先例。
駱家輝的經曆告訴我們: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相同,雖然我們誰都會不斷遇到人生的挑戰和考驗,但選擇了得人心的方式去做人處世,無疑是找到了一條成功的捷徑。
說話辦事得人心,就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得到人心,就是人生的成功。
當今的社會中,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真情匱乏,人心不古。為此更顯出真情的寶貴,人心的重要。
有這樣一個故事:
每天清晨,都有無數上班族蜂擁擠上芝加哥的151路巴士。多少年來,一路上沉悶而單調的乘車過程早已使乘坐多年的老乘客習以為常。大家彼此間默默無語,大多數人拿著一張報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