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影響對於一個人事業上能否成功是極為重要的。在與家人相處時,要多學會遷就和忍讓。用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家人,才能讓家的氣氛變得溫馨而和諧,才能營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1.家和才能萬事興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我們都明白,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仍然會時不時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與家人爭吵不休。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因為跟父母吵架而負氣離家出走的孩子;也會看到因為鍋碗瓢盆的小事,而吵嘴甚至大打出手的夫妻;也有因一句話不和,使原本要談婚論嫁的戀人就此一拍兩散……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便會發現,有些爭執,實在沒有必要,尤其為此而大動肝火,甚至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就更不值得了。家和才能萬事興。一個家庭,隻有團結和睦,才能越過越美好,越過越幸福。
曾經有一個失足的小夥洋洋,由於年少輕狂,做了許多叛逆的事。洋洋的父母每日忙於工作,對洋洋的教育有些疏忽,管教方法也欠缺妥當,所以,無論大事小事,洋洋都不喜歡聽從父母的意見,還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父母讓他往西,他偏要往東。多年來,洋洋與家人之間形成了很深的隔膜,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可是,洋洋與父母之間很少溝通。由於長久以來和父母之間發生的種種摩擦,使得洋洋對父母的感情異常冷漠。對此,洋洋的爸爸媽媽都傷心不已。
父母的嘮叨通常都是出於好心,是想要給孩子提個醒,但是,如果他們的方法不對,比如言辭過於激烈,就很容易讓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變得更為叛逆。洋洋的父母,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隻會在洋洋犯錯的時候指責他。所以,造成了他和家人之間這種難以化解的局麵。在這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裏,每個人都不會生活得輕鬆。洋洋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裏。而洋洋的父母,每天憂心忡忡,工作漏洞百出,屢次被上級領導批評。
在這種情況下,洋洋的父母隻好找來了一位心理谘詢師,來為洋洋做輔導,希望打開洋洋的心結。後來,在心理谘詢師的細心開導下,洋洋終於把埋藏心中的話說給父母,洋洋的父母聽了孩子的話以後,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疏漏。他們為自己少於對孩子關愛,而真誠的向孩子道歉。一家人坐在沙發上,進行了長達數個小時的溝通,這是多年不見的場景了。
自從長談之後,洋洋家裏的氣氛,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從他們家裏傳出的歡聲笑語。而洋洋在學校裏,也跟以前截然不同了,他再不會像以前一樣經常分心走神,成績也逐步提高。洋洋的爸媽,再不會每天愁眉苦臉地上班,也不會因為分心而造成工作上失誤,被領導批評了。一家三口常常在晚飯後一起散步,他們不無感歎:原來家和才能萬事興啊!試想一下,如果家庭不和氣、不溫暖,那麼即使賺再多的錢,物質條件再豐富又有什麼樂趣呢?
現在的家庭裏,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信念不同、性格怪僻、自我執著等,家庭因此常常發生冷戰,而少有歡聲笑語;常常引發爭吵,而少有其樂融融。有的親人,甚至變得連陌生人都不如。仔細想想,如果連親人都不能夠友好,不能夠相信,那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會是多麼孤獨無依,更不用說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樂趣了。
一個家庭要想“家和萬事興”,家庭裏成員就要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尊重,相互的包容。愛家的人,是不會為了一己的利益而斤斤計較的,他會為全家人打算;他也不會為了一己之喜惡而過於爭執,他會處處想著全家人的幸福安樂。
《菜根譚》中講道:“兄弟互相怨恨,受害的是父母;夫妻互相怨恨,受害的是家庭;同事互相怨恨,受害的是主管;政要互相怨恨,受害的是國家;人人互相怨恨,受害的是自己。”其中還講道:“慈悲是家庭幸福美滿的動力;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總之,若要家庭和諧安樂,家庭裏要有溫馨、風趣,這是重要的因素。”
“家和萬事興”著重強調了“家和”,可見其對家庭和事業發展的重要性。所謂“家和”就是指家庭和睦。
家是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依托和後援地。如果家庭不和,就意味著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那麼,在工作中就會容易分散精力,造成情緒不振,這樣的話,事業上怎麼會有所成就呢?
人們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然會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其實,這句話說得不無道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外打拚事業,當然希望能有一個體貼細心、理解自己、知冷知熱的人在身邊,時刻給自己以信心和勇氣。這樣你才會精神百倍地出去奮鬥,為你們的小家添磚加瓦。倘若一個人,婚姻不幸,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間整日戰火連天,那麼,這個人的工作也注定會是一團糟。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應該僅僅是事業上成功,而是家庭事業雙豐收。
所以,為了能讓自己無後顧之憂地在外打拚,為了能在疲憊的工作之後有一個溫馨的港灣,為了最終的“萬事興”,我們必須要努力建設一個和諧團結的家庭。
無論是“家和萬事興”,還是“以和為貴”,或者是“和氣生財”,其實都在表明同一個道理:一個和睦的家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切記,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家人之間,能讓則讓,能忍則忍,隻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一些小忍小讓都是值得的,因為“家和”是“萬事和”的前提。
2.兄弟姐妹之間貴在忍讓
《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講的就是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在人的一生中,從小開始便能與我們相處到老的親人,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謙讓,和睦相處,才能真正讓父母安心、放心。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處的好,其實就是對老人最好的孝順。
兄弟姐妹之間情同手足,在一個家庭裏,哥哥姐姐應該對弟弟妹妹關愛、友善,弟弟妹妹也應該對哥哥姐姐親近、恭敬。兄弟姐妹之間有了矛盾,要以平和的心情去商量,去溝通。
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王季。而周太王看到王季的兒子昌,很有聖人的長相,心裏非常的歡喜,覺得這個孫子一定會是一個興旺周朝的領袖。昌的大伯、二伯,也就是泰伯跟仲雍,看到父親的這個眼神以後,明了父親的心思。他們為了讓父親往後傳位的時候能夠沒有障礙,也為了避免向來傳位於長子的傳統使父親為難,泰伯跟仲雍兩兄弟就以去吳國采藥和斷發文身不宜治國等借口, 給弟弟王季創造了合情合理的繼位條件,從而使昌能直接從爺爺那裏繼承了王位。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
泰伯跟仲雍將權位讓給了弟弟,不僅成全了父親的心願,盡了最大的孝心,他們的榜樣力量,也成全了周朝長達八百年的盛事。他們的故事,讓後人們懂得孝為至德,也明白,要為了兄弟之情而勇於謙讓。
兄弟姐妹之間如果不懂得互相忍讓,碰到有益的事情就互相爭奪,遇到幹活出力的事情就撒手不管,這樣的日子毫無安寧可言。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倘若家都不能和氣 “萬事”肯定興不了。
四川的某縣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農民劉某有一兒一女,兒子成家以後並沒有分家。但是媳婦趙某與小姑子,會經常為家務事發生口角,兩人性格強烈互不相讓,鬧得全家雞犬不寧。有一天,兩人又因為洗碗的事而爭吵起來,隨著爭吵的升級,小姑子一怒之下將一隻大瓷盆向嫂嫂扔去,不料瓷盆正打中太陽穴,頓時血流如河,在送醫院的路上便死去。小姑子不僅破壞了原本好好的家庭,而且還觸犯刑律,受到懲處。
可見,親人之間相互忍讓是多麼的重要。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兄弟姐妹之間以誠相待、團結和睦呢?
1.包容兄弟姐妹之間的發泄情緒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些壓力便會形成不利的情緒。在麵對親人的時候,往往容易將自己低落的情緒發泄出來,以便讓自己心裏好受一些。其實,能對最親的人發泄情緒,正是說明對方對你的在乎,一個人,隻有在自己最親的人麵前,才會毫無保留的展現自己。發泄完情緒,不必擔心親人會對自己不滿或責怪。
2.長兄,長姐要擔負起部分家庭的責任作為家裏的長兄、長姐,要關心弟弟妹妹的成長,同輩之間往往更能了解彼此的想法,溝通起來也不會存在代溝。要多幫助父母做事,做到以身作則,給弟弟妹妹好的榜樣。這樣,弟弟妹妹便會對哥哥姐姐的感情更深,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更融洽。
3.兄弟姐妹之間要經常聯係成年以後,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歸屬,但是親人之間往往是越走動越親。大家在一起,可以聊聊彼此的生活,彼此的工作,也可以共同回憶,小時候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4.絕不對親人心存嫉妒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以後,每家的生活水平都不相同,這樣便會在心理上產生了落差。生活條件不太好的人會變得敏感,往往心裏不平衡的人,會對別人造成誤解,以為他們的一句話,或者一些舉動都是為了鄙視自己。這樣對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非常的不利。生活條件好的人,要時刻不忘對親人的容忍和謙讓,盡量多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明白,沒有什麼是比親情更重要的。同時,也能幫助他們。
一個家庭是否愉快、幸福,兄弟姐妹之間的和睦相處是至關重要的原因;而兄弟姐妹之間能否和睦相處,與他們能否遷就、忍讓彼此有關。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凡事若能彼此寬容彼此忍讓的話,便能共同創造溫馨祥和的家。
有一句格言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更是需要忍讓來作為彼此間的潤滑劑。這樣的忍讓是一種寬容,是一種洞察,也是一種理解。它不僅能減少家庭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也會增進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
3.夫妻之間要相互忍讓和寬容
夫妻關係,是世上最微妙的關係,沒有血緣卻可以重於親情,終生相依。然而,牽手的路上並不都是平平坦坦,也會有溝溝坎坎和岔路。懂得在坎坷中相互幫助,相互體諒的兩個人,才會在曆經磨難之後,才能最終走在一起,成為世間最難以割舍的親人。
一位老媽媽在50周年的金婚紀念日上,向來賓分享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訣。她說:“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10條缺點,為了我們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諾,每當他犯了這10條錯誤中的任何一項,我都願意原諒他。”有人問:“那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她回答說:“老實告訴你們吧,50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這10條缺點具體地列出來。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吧!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
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會總是豔陽高照,鮮花盛開,也同樣有夏暑冬寒,風霜雪雨。麵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媽媽一樣,學會寬容和忍讓,我們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婚姻生活,隻是一種平實的生活,它不像談戀愛,兩個人可以風裏來雨裏去。婚姻裏的愛情,揉進了生活的鍋碗瓢盆,就會變得越來越平淡。
現實的婚姻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去處理,這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的努力。問題出現了,應當寬容和理解彼此,而不是指責和埋怨,相互推卸責任。婚姻生活裏,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是對的,而另一個人永遠是錯的。相互之間體諒,彼此遷就,彼此寬容,才能讓婚姻長久。
《聖經》上說:“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要怎樣去對待別人。”也就是說,隻有懂得寬容對方,才能得到對方的寬容。寬容還體現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對方的尊重。不僅要尊重對方,更要學會愛屋及烏,尊重對方的父母,尊重對方的兄弟姐妹以及親朋好友。如果你瞧不起對方的家人,也就意味著,你將自己的親人,推到了讓對方不尊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