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惡後其實是個背鍋怪(1 / 2)

“惡後終於死了。”

元德三年,江太後崩,街頭巷尾都充斥著洋洋喜氣,滿大街都是穿著豔色新衣之人,就連向來不隨波逐流的文人雅士也一改往日深沉悲傷的詞風,作出了“聽聞美人芳魂逝,萬戶千家笑開顏”的淺白詩句。

江太後崩後第三日,豔陽千裏,藍天白雲映著街上繁華熱鬧景象,商品琳琅滿目,商販叫賣聲音不絕於耳,不遠處還有雜耍的戲班子,口吞盛火、胸口碎大石輪番上演,一陣陣叫好聲層出不窮。

舉國歡慶,共襄盛舉。

洛陽城坐落於天子腳下,市集林立。一個麵容素淨的女子坐在百年麵店中,十六七歲的樣子,五官端正大氣,發髻簪了一支白玉簪,身著煙雲籠碧衫搭著素雪百合裙,青襦白裙這般素氣的顏色在她身上不顯寡淡,反而通身貴氣充盈,一看便知是大戶人家的千金。

女子點了一碗陽春麵,晶瑩勁道的拉麵順溜地躺在花瓷碗中,點點翠綠香蔥點綴其上,沒有半點油光卻讓人食欲大開。

就在淨手準備動筷子的時候,身後一桌人的聲音傳入她耳中,回頭看去,便看到了十來號人圍坐圓桌前,應是一個大家庭,有老有少,皆身著綾羅、穿戴金銀,桌子上布滿了雞鴨魚肉、肥蟹美酒,舉杯歡慶。伴隨著響起的爆竹聲,讓人在這初秋時節中竟油然察覺出了年味。

“宮裏的嬤嬤說,那惡後是死在了床上,真真是一抹朱唇數人嚐!”說話的是位婦人,眉眼間的輕蔑顯而易見,礙於有小孩子在場故意壓低了音量,但女子仍聽得一清二楚。

“惡後江氏陷害寵妃、扶持幼帝、垂簾聽政、殺害開國老臣,所犯罪行罄竹難書,真是萬死不足。聽說她看上了顧相,顧相那般芝蘭玉樹的男子自然看不上她!”

聽到“顧相”二字,女子夾麵條的手一抖,一不留神麵湯就濺到了衣領上。

那桌人繼續議論著,“不過這惡後也是可憐之人,先皇寵幸她還不是因為她像極了先皇的青梅愛人。先皇當時太老了,不能人道,她當上太後時仍是完璧呢!”

“當時是完璧,現在可未必了,春風十裏那yin邪之藥就是她製出來的。”

女子放下筷子,細細嚼著陽春麵,眸中閃過一絲無可奈何。

是的,這個身穿素衣的少女殼子裏住的正是他們口中的惡後江氏,江采苓。

三年前,昭弘帝臨駕崩時,遣散皇子公主、嬪妃太醫,獨將江采苓一人留在身邊,交給她可以調動十萬禁軍兵符,並道:“你一直是朕最信任的人,大周江山有你輔佐,朕放心。隻是,朝野眾人對皇位虎視眈眈,大皇兒是朕最寄予厚望的,可他雖敦實穩重、寬厚仁愛,但心性不夠堅定,手腕不夠狠……”

看著曾是威懾八方的天子如今骨肉如柴躺在榻上,江采苓心中說不出來是何感覺,杏眸泛著紅意,雙膝跪在地上,情真意切道,“陛下,采苓的命是您從浣衣局救出來的,您的要求采苓就算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

昭弘帝原本渾濁的眸子清明起來,閃過帝王獨有的精明,麵色也恢複了紅潤,江采苓知道,這是回光返照。

“朕死後,你擬旨立幺兒為帝,將大皇兒發配苦寒之地戍邊三年,磨練其心誌,還有……這名單上的老臣一個不留。等大皇兒三年歸來,你已經替他除清一切障礙,再無後顧之憂!”

這句話似乎用盡了這位帝王所有的力氣,見江采苓點頭之後才放心地緩緩閉上眼睛,溘然長逝。

這件事情隻有昭弘帝、大皇子郭堯和她三人知道。

她被天下人罵作“惡後”,被小皇帝每天用仇恨的目光看待,背了弑殺老臣的罪名,名單上的老臣一一除去,身邊的人表麵畏懼她,私下說的最多的就是她如何歹毒。

每到夜晚,深宮寂寂,她便總希望這三年之期早早結束。

昭弘帝算計到了一切,唯獨沒有算計到,江采苓沒能活到三年之期……

這時,小二端著一個壇子走近,打斷了江采苓的回憶,笑嘻嘻道:“惡後暴行,人人得而誅之。蒼天有眼,江氏橫死,洛陽大喜。我們店這三天大酬賓,每桌都贈送壇肉,姑娘,這是你的份。”

江采苓擺手婉拒,她的頭七還未過,別人再怎麼歡騰,自己也不能跟著鬧,等她頭七過了再吃葷腥罷。

一麵食過之後,江采苓按照原道回了賀家。

從麵店裏走出來,迎麵就看到了一頂繡著祥雲花樣的轎子經過,轎頂的梨木雕著鬆竹翠柏的鏤空圖案,四角各垂著一個銀製小牌,上麵皆寫著“顧”字,與精致低調的轎身十分相配。

兩邊來往行人不禁站住了腳步,有不少年輕女子駐足看去,麵帶緋色。

轎子的簾被風吹起,僅僅是露出了轎主人一雙修長幹淨的手,路兩邊的人群便響起驚呼聲音。

這是顧家的轎子,裏麵坐著的人正是大周丞相顧夜。

顧夜,字既明。

江采苓眸色一動,她十六歲被養父母賣進皇宮,十年來,唯一心動之人便是顧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