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看自己?”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有力透紙背的氣勢。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問的同學,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生活往往是風雲莫測的。生活的艱辛,事業的操勞,往往會讓人對生活和未來失去信心,不快的烏雲也會跟著前來做客。但你不必失落、沮喪,你應該肯定自己的每一次奮鬥,每一點成績。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隻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簡單的甩手運動
文/佚名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天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新的事情在開頭總是熱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於是,他們永遠也不會在這方麵取得成功。隻有始終堅持不懈地去做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不知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12.5美元
文/佚名
1920年,裏根11歲。有一天,他和小朋友存院子裏踢足球時,小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玻璃“稀裏嘩啦”落了一地。鄰居聞聲走出來,很生氣,非要他賠償12.5美元。當時的美國,12.5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可以買125隻生蛋的母雞。裏根哪裏有12.5美元呀?裏根嚇得趕緊回家,懇求父親幫幫他。父親卻說:“我不會替你還錢的!你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到鄰居家賠禮道歉,而後自己還錢。”
裏根一臉的不解:“我賠?我哪有那麼多錢啊?”
每個人不論年齡大小,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都要承擔它的後果,無論好壞。我們應該從小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必須逐漸學會承受生命中的一些分量,必須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父親說:“你必須對自己的過失負責!我可以借錢給你!但一年後你必須還給我。”
按照父親的要求,裏根到鄰居家還了錢,而後,便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雖說他才11歲,父親卻對他充滿了希望,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半年後,裏根終於掙夠12.5美元,對一個11歲的男孩兒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裏根卻靠自己的雙手,彌補了自己的過錯。
後來,裏根成了美國總統。可隻要裏根回憶起此事,他就會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責任
文/佚名
20世紀初,一位名叫弗蘭克的美國意大利裔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曆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經過艱苦的積蓄,弗蘭克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破了產,也讓所有的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妻子和4個兒女從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