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人間浩土,廣闊無垠,疆域無邊,化九州而治,分別為:滄州、瀚州、寧州、中州、瀾州、辰州、越州、雲州、澤州,故而人間浩土也稱九州大陸。
滄州、瀚州、寧州三州地處九州北陸,多為丘陵帶,分布著茂密無邊的森林和草原。尤為貫連著北陸三州的邊荒之地更是山險水惡,惡瘴毒物不計其數,凶禽猛獸數不勝數。更有據傳,有蠻荒時期遺留下來的洪荒遺種居於此深地,智慧過人,且通曉神鬼之能,更窮其力開啟萬物生靈之靈智,使萬獸隨其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以期堪破天道,望鼎化仙,此山脈名為北疆荒古群山。
中州、瀾州、辰州三州處九州東陸,多為平原地帶,九州大陸人口十之五六聚生此地,代代相衍,是三塊大陸之中最為繁榮鼎盛之地。山靈水秀、豐厚肥沃,人傑地靈,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傳世之才,仿那先天靈物,學習吐納之法,吸收天地精華,創出修行之道。雖然時至今日,修行之道已然演化萬千,不具相同,門派林立,各種修行門派大宗遍及九州各地,但提及萬法千道的發源之地,東陸三州當之無愧。
雲州、澤州二州處於九州西陸,地勢普遍較高,天高雲遠,各地都是高聳入雲的山峰,人口較之北陸還要稀少,若與東陸相比,那更是天壤之別,甚至不如東陸一州的人口之多。雖多山峰疊嶂,少平原牧草,但是西陸中央的西澤湖遼闊無垠,僅僅靠它便養活了整個西陸的人們。西澤湖猶如天地賜予西陸的福澤,是九州大陸麵積最大的一片淡水湖,縱橫雲、雷二州,支流不計其數,整整占據了西陸四分之一疆域。
剩下的一州便是越州了,與其說是一州,倒不如說是一域,越州的疆域之大,另外八州無能出其左右,蓋因越州是九州之中唯一地域互不接壤的一州。越州處於整片大陸的極南之地,是由南海之中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島嶼拚接組成,其中最為其他三陸所知的便是眾多島嶼中麵積最大的十八座島,號稱南越十八島。
時光荏苒,歲月轉瞬。已經沒有人還能記得是什麼時候大陸上開始推崇修道一途,是數千年前的人間浩劫還是上萬年前的天地動蕩?也記不清最初修道一途的目的和初衷,是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亦或是為求突破桎梏、追求永生?關於修仙煉道的種種,沉澱澱的記錄和言傳都已經泯滅在悠悠的曆史長河之中,無從追尋。
修煉之道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大道三千,萬法爭鋒,但是關於那批最頂尖奪目的先賢,九州大陸的修者們卻無不銘記於心,立為典範。沒有誰會對那幾位猶如劃破天際的彗星一般耀眼的天才人物提出任何褻瀆般的質疑。
時至今日,他們的傳說,他們的故事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他們留下來的門派更是傳承萬年,至今依舊香火鼎盛,儼然代表著九州大陸修真煉道最為名門的正派領袖。
這些門派之中,又以四大宗門為首,分別為天雲門、大禪寺、玄心宗以及誅邪殿。
天雲門的第一代祖師爺天雲子據說原本是中州雲台一名默默無聞的道觀采藥童子,不知為何神秘消失了十數年。當關於他的點滴從所有人腦海中淡去的時候,他卻出人意外的再度出現,此時的他卻有了一身高深莫測的修為。
適逢改朝換代的亂世,草莽流寇、目無法紀的亡命之徒隨處可見,就連天雲子原本所待的道觀也被劫掠焚毀。天雲子一襲破衫,赤手空拳,腳踩草履,花費半年時間徒步走遍雲台各處角落,所過之處,草莽宵小無不一一被其梟首,自此名聲大振。
當天雲子遊遍雲台各處後,回到了當初的道觀開山立派,創立天雲門。這處道觀原本就處於一座鍾靈毓秀的山峰之上,這座山峰挺拔高聳,頗有淩霄之氣。說也奇怪,自天雲門成立之後,這座似乎蘊含著某種氣運的山峰硬硬生生的又往上長了數十米,一下子越過周邊諸峰,成了雲台最高的山峰,為異峰突起的天雲門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座落於峰肩之上的天雲門聲望在天雲子的帶領下,一時風頭無兩,沒過多久就成為了中州公認的第一大派,而修為高深莫測的天雲子本人也被稱之為中州第一修士。
而後不到十年,一位名為三皈的大師在西陸澤州開壇講法,一講便是七七四十九天,在這四十九天之內,滴水未進,粒米未食。講法結束之後,三皈輕吟一聲佛號,隨後朗聲說了句“佛道萬千,渡生斬孽!”,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飄然離去,不消半日,便又去而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