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3 / 3)

張弘範一路狂奔,一度不敢轉身回頭,唯恐回身一看後,敵人那些可怕的重騎兵仍然不緊不慢的追在自己身後。他逃回歸德後,立刻下令緊閉城門,原本還顯的雍容大方的備戰工作,立刻變成草木皆驚。至於留在城外的一些深層次的防禦部隊,已經被他完全拋棄,不管不顧。

他當時不知道的是,對方那隊馳援助的重騎兵中,就有他一直口稱小子長,小子短的張守仁在。因為他打著旗號,鬥大的張字令旗,就在兩千名奔逃的騎兵之內。張守仁與吳猛二人,統領著本部的親兵,再加上兩隊的突騎騎士,追之不及,隻得在崗上目睹著這個歸德的主將,蒼惶而逃。

“大帥,按他們的軍規,隻怕是主將才有資格打旗。我看,那個裹挾而逃的將軍,必定是你的本家張弘範了。”

張守仁取下鐵製麵甲,先大喘了幾口粗氣,然後方笑道:“這東西還真是戴不習慣。不過,幾千人一起戴著玩意,防著被射中麵門是一層,嚇唬人也是另一層啊。”

他手中的麵甲,有四個鐵鉤與頭盔相聯,隻消靈巧地往臉部一罩,便可牢牢將整個麵部護住,隻露雙眼和透氣的鼻孔。比之西方騎士那種呆板和沉重的全罩式頭盔,更加的靈巧精便,防護力卻是一點不差。在吳猛等人的堅持下,又用烤製的方法,將這麵具上畫上各式各樣的鬼怪,大白天的,有成百上千這樣的騎士一起出現,都可將人嚇出一身冷汗來,若是夜戰衝擊敵營,自然是更可令敵人膽寒。

“你是主帥,也不必戴這個玩意弄鬼了。”

“我隻是感受一下,適才戴著這東西狂奔一氣,覺得有些氣短,我想,鼻孔還可以再開大一些。”

與吳猛討論了一下這麵具的大小與功用後,張守仁才以極其輕蔑的口吻向吳猛道:“這個張弘範,自視甚高,其實不過是一個草包。吳兄,過幾天,咱們就斬下他項上人頭,掛在歸德城頭示眾!”

張守仁評價人物,哪怕對手是奸佞小人,或是與他有深仇大恨,也隻是恬淡從容,從沒有用這樣刻薄與仇恨的語氣來說。吳猛聽的一陣愕然,心道:“這張某人,隻怕得罪守仁甚重。”

心中暗暗有了計較,隻答道:“那是自然。”

他並不知道後世之事,自然不如張守仁那麼的狂怒與生氣。若是知道張弘範統帥大軍,擊敗文天祥與張世傑的大軍,逼的宋帝與十萬士大夫一同跳海,然後在崖山立石刻碑,上書:張弘範滅宋於此。成為徹底滅亡漢人政權的最後掘墓人,而所帶來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有著毀滅性的打擊,用千古罪人,遺臭萬年來形容此人,一點也不為過。張守仁遍覽後世史書,每看到崖山一事時,就切的咬牙,恨不得將這張弘範碎屍萬段,適才所言,已經是頗為客氣了。

“對了,張氏一門,皆不可恕,除了張弘範的族弟張世傑不殺之外,其餘的人,到時候,一並關押,一起開刀問斬,曉得麼?”

吳猛無所謂一笑,答道:“此戰之後,中原之地千百萬人,生殺都有你來話事,殺這小小的一家子,算得了什麼。”

張守仁輕輕點頭,將眼光轉向右手處的小小戰場,待看到最後幾個重騎兵被幾十柄長矛一起刺穿,慘叫著挑落在地時,不禁微笑道:“這個校尉,不得了啊。”

吳猛也笑道:“我們聽了輕騎探馬的回報,然後趕緊來救。原想著,咱們的這一團,被人全殲是絕無可能,列陣而守,必定能等到我們來救。隻是怎麼著也想不到,他們不但沒有損失慘重,還將敵人打的大敗虧輸。就算我們不來,張弘範也奈何他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