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3 / 3)

胡光霍然起身,直視著張守仁道:“多謝將軍,從今日起,胡光一條性命,交托給將軍了。”

張守仁心中極是興奮。他縱然有千百條計謀,也需要得力的手下來做。是以晚上來拜訪胡烈,不過是想借著他口,宣揚自己,將來稍有局麵時,可以想辦法到襄城來拉人。此時不但達到原本的目地,還又得了一員戰將。再加上得知背崽內部不穩,將來必定可以招攬到更多的人使用,心中又如何能不大喜過望。

翌日清晨,張守仁帶同三百餘人部下,李勇唐偉胡光等戰將,也不與襄城諸將告別,而是取了關防印信,直出城門,一路上的營寨哨卡見了他的關防,自然放行無阻。待北行了三百餘裏後,不但百姓絕蹤,就是襄城的駐防軍人,也不過偶爾有零星的探馬哨兵出現。

“張將軍,再往北或是東西兩麵,最多一兩天的功夫,敵人的探馬就會看到咱們。三天之內,必定有過萬的大股敵人來攻。”

唐偉自前次跟隨張守仁出征中原後,張守仁身為主將,名利雙收,他卻留在襄城,不但沒有任何好處,還被呂奐猜疑排擠,此時被張守仁要了跟來,不但沒有半分怨憎之心,反而欣然喜樂,神情精神,比之在城內時,強過百倍。

隻是身為保守的職業軍人,他並不明白張守仁這樣大張旗鼓,毫不避諱的進入敵境,是何用意。早前,象張守仁這樣的宣慰使,都是將領取的物資錢財,放在邊境,潛入敵境後聯絡到義軍,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突出重圍,前來搬取。象張守仁這樣,大搖大擺的帶著幾十輛大車進入敵境,當真是從所未有。

張守仁見各人微露焦急之色,便向他們笑道:“各位將軍,你們隨我出來,是來敵境晃一圈就灰溜溜的回去,徒勞無功,回去後,也不過得些薄賞,還受到同僚的白眼?”

“自然不是。我等隨將軍出來,便是知道將軍有意在北方拓土開疆,如若不然,將軍也不必費心費力,將咱們帶了出來。”

“那就好。那咱們不必擔心這裏的敵人。襄城四周的大城,不外乎就那十個個名城大府。他們的駐軍全是偽朝漢人軍隊,極少騎兵,探馬放出來,也不過是防著大楚軍隊出擊攻打。其實這些年來,兩邊的局勢是北強南北,咱們能守住本土就算有功,呂奐哪裏有心敢攻過大江。上次我攪亂中原後,兩個萬人隊的蒙兀人駐守東京,還有兩個駐在揚州,防備建康統製。唐、鄧、許附近,駐紮的大軍全是偽朝軍隊。他們自保尚且有些不足,又哪裏敢貿然出擊呢。”

他這一番分析,正是根據自己前番出擊親眼所見的偽朝實情,各人都是清楚的很。當下均是點頭,答道:“不錯,將軍說的對。他們的探馬發現了咱們,還需回城報告。普通州縣的主將,兵少將弱,不敢自專。要麼回稟河南府的偽朝統製使,要麼直接回稟東京,等著當地的蒙兀人決斷。咱們就是大搖大擺從他們城下過去,這些守將也很少敢於出擊。”

李勇更笑道:“跟著張將軍在中原攪的那一次,可說是我背崽全軍最光彩的事。這些守將不知道是咱們也罷了,要是知道,隻怕燒香拜佛還嫌遲,又怎麼會自己出來尋死呢。”

張守仁隨他們笑了一遭,然後方正色道:“你們也不可過於小視對方。”

他想了一想,又笑道:“就叫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千裏之堤,潰於蚊穴,可不慎之?”

眾人麵麵相覷,這般新鮮的說法,倒是頭一回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