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6)(1 / 3)

勤奮與功績是羅馬人的偉大箴言,也是他們征服世界的秘訣所在。那些凱旋的將軍都要歸鄉務農。當時,農業生產是受人尊敬的工作,羅馬人之所以被稱為優秀的農業家,其原因也正在於此。正是因為羅馬人推崇勤勞的品質,才使整個國家逐漸變得強大。

然而,當財富日益豐富、奴隸數量日益增多,勞動對於羅馬人變得不再是必要時,整個國家開始走下坡路。結果,因為懶散而導致犯罪橫行、腐敗滋生,一個有著崇高精神的民族變得聲名狼藉了。

世界上到處是一些看來就要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裏,他們能夠並且應該成為這樣或那樣非凡的人物,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的英雄。原因何在呢?

原因在於他們沒有付出與成功相應的代價。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巔峰,但不希望越過那些艱難的障礙;他們渴望贏得勝利,但不希望參加戰鬥;他們希望一切都一帆風順,而不願意遭遇任何阻力。

懶漢們常常抱怨,自己竟然沒有能力讓自己和家人衣食無憂;勤奮的人會說:“我也許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但我能夠拚命幹活以獲取麵包。”

古羅馬人有兩座聖殿,一座是勤奮的聖殿,一座是榮譽的聖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順序,即必須經過前者的座位,才能達到後者,勤奮是通往榮譽聖殿的必經之路。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勤奮是一所成功之人必須進入學習的高貴的學校。在這裏你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獨立的精神得到培養,堅忍不拔的習慣也會得到養成。勤奮本身就是財富。你是一個勤勞、肯幹、刻苦的員工,就能像蜜蜂一樣,采的花越多,釀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一位大學校長在給學生作演講時說:“天才就是不斷努力的人”。純粹靠勤奮和毅力就能產生讓人驚訝的成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別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實幹也會在日積月累中彌補這個弱勢。

實幹並且堅持下去是對勤奮刻苦的最好注解。你要像那些石匠工人一樣,他們一次次地揮舞鐵錘,試圖把石頭劈開。也許100次的努力和捶打都不會有什麼結果,但101次的一擊石頭會裂開的。那就是你成功的時候。這種成功正是你前麵不停刻苦的結果。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堅信,勤奮是檢驗成功的試金石。即使你天資一般,隻要勤奮工作,就能彌補自身的缺陷,終究會成為一名成功者。

將工作當成人生的樂趣

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把自己喜歡的並且樂在其中的事情當成使命來做,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隻要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就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時,會發現成功之芽正在萌發。

即使你的處境再不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應該想方設法使之充滿樂趣。無論做什麼事,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可以通過工作來學習,可以通過工作來獲取經驗、知識和信心。你對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願意聘請你來做你所喜歡的事。工作是為了自己更快樂!如果你每天工作八小時,你就等於在快樂中遊泳,這是一件多麼合算的事情啊!

如果年輕的作家想早日寫出成功的作品,僅僅想著“我要寫一本暢銷小說”,就以為能實現心願,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不隻是“我要寫一本暢銷小說”,而且還抱著“寫一部偉大作品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的念頭,才能寫出真正優秀的作品。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這樣想的話,寫作這件事就會變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樂觀的人往往是事業的成功者,他們身上有無窮的勇氣,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讓人信任。通常,他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去考慮失敗所帶來的後果。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成功的機會不大,但是他們依然毫無怨言地做著。

愛迪生是美國偉大的發明家。他在發明白熾燈泡時,曾作了一千多次的試驗,才成功地找到了做燈泡燈絲的最佳材料。我成功地知道了一千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這是愛迪生的一句十分有名的話。

正是有這種鍥而不舍與樂觀向上的精神,愛迪生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當你在樂趣中工作、如願以償的時候,就會愛你所選,不輕言變動。如果你開始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緊張、在工作中感受不到樂趣、沒有喜悅的滿足感,就說明有些事情不對勁了。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也不會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