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做人應如水,做事當如劍(1)(1 / 3)

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卡耐基受邀參加一個橋牌聚會,由於他對橋牌不十分感興趣,碰巧當天參加該聚會的,另外還有一個金發女郎也不怎麼喜歡玩橋牌,於是他們就聊了起來。

她知道卡耐基以前曾是電台主持人羅威爾·湯瑪士的經理,專門負責替他撰寫旅遊各地的觀感見聞,供他在電台上發表。

於是她立即向他說:“卡耐基先生!我好希望能親耳聽你述說一下你到各地旅遊的所見所聞!”

他倆一坐在沙發上,她就立即告訴卡耐基說,她和她丈夫剛從非洲旅行歸來。

“非洲!”卡耐基聞言驚叫一聲:“多有意思啊!我一直都好渴望能去非洲看看,可是卻苦無機會,隻有一次到過阿爾及利亞邊境,在那裏待了24個小時。告訴我你是不是整個非洲全跑遍了。我好羨慕你,還是由你來告訴我一些非洲見聞吧!”

接下來的45分鍾時間,她果然沒再問起卡耐基任何有關旅遊各地的見聞。事實上,她所需要的,隻是一個耐心、專注的聽眾,來滿足她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誌。

這種心理反常嗎?一點也不!像她這樣的人,到處都可以碰得到。

有一次卡耐基在格林柏先生舉辦的餐會上,認識了一位植物學家,以往他從來就不認得一個學植物學的人,未料才跟他寒暄幾句,立即發現此人所學甚精,談吐高雅,告訴了他許多有關園藝方麵的知識,並幫助他解決了不少這方麵的困惑。

當天同桌用餐的賓客,至少也有十幾個人,但卡耐基卻顧不得禮貌,兀自跟這位植物學家聊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將近午夜,卡耐基才向所有賓客與主人告辭準備離去。

臨行前卡耐基還聽到那位植物學家當著主人的麵,誇了他好幾句,說他很健談,很有知識和見地,說跟他談話,不僅輕鬆愉快,而且受益匪淺。

但事實上,卡耐基在跟他談話的那幾個小時裏,根本就沒開幾次口,大部分時間全是在聽他一個人述說。卡耐基對植物學一竅不通,哪有可能輪得到他插嘴。

但他會如此誇卡耐基,不外乎是卡耐基從頭至尾都興趣盎然地聆聽他的演說,而他也明顯地感覺到卡耐基真的是十分投入,所以他當然會感到很愉快。專注的聆聽,所意味的正是一種不假言辭的讚美。

它所帶給人的滿足與喜悅,絕非其他實質的贈予所能相提並論的。

世界最著名的影劇記者之一伊撒克·馬士遜曾明確指出,世上許多人之所以不能留給人良好的印象,正是因為他們不能耐心地做一個很好的聽眾。

“由於他們隻關心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所以根本不肯耐心地去聽人家把話說完……多數大人物都曾告訴過我他們喜歡的是肯耐心聽對方說話的人,而不是那些爭著要發表意見的人。”

而聽人說話這門藝術,卻非一蹴而就,真正懂得它的人,畢竟是少之眾少。

因此,如果你要將機智做事應用自如的話,便要記住:做一個好的聽眾,鼓勵別人談他自己。

紐約電話公司在幾年以前,曾碰到過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一名顧客非但痛罵公司之接線生,拒絕繳納電話費,而且還四處投書,借輿論來攻擊該公司。他還列舉出多項罪名,公開指控紐約電話公司。

最後,公司終於派出了他們處事手腕最高明的一位工作人員,登門拜訪這位暴躁凶悍的客戶,而他在拜訪這位先生時,所做唯一的事就是專注地聽對方將滿腹牢騷傾訴出來,並一再地點頭稱是。

幾個小時後,這位顧客的問題便解決了。

表麵看來,這位顧客固然是義正詞嚴,誓死為公眾的權利和電話公司爭個高下。

而事實上,他真正需要的,不過是一種受到重視的滿足感。

剛開始,他是借著暴跳如雷、攻擊謾罵來獲得這種滿足,一旦他能從電話公司派出的代表身上,獲得那種受重視的感覺,原先的敵意自然就消弭於無形了。

做一個謙虛的人

許多人對於謙虛這項重要的品質,感到不以為然。事實上,謙虛是一種積極有力的品質,如果妥善運用,會使人們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質上不斷地提升與進步。謙虛是天真做人的精髓。因為謙虛,甘地使印度獨立自由,施韋澤為非洲人創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而我們在生活中常可以遇到好為人師的一類人,他們總喜歡指出人家這兒做得不合適了,那兒做得過分了,似乎他什麼都在行,對什麼都可以說出個道理來。

這種自負,恰好是自卑心理的曲折表現。

他們所以擺出一副“萬事通”的麵孔來,就是唯恐被人輕視,他們炫耀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更使他們捉襟見肘,遭人厭惡。

道理很簡單,你不相信別人有辦好事情的能力,別人也不會把你的能力放在眼裏。

一個學生拿著一道題目問一位老師,老師正在思考時,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為了表現自己年輕聰明、反應快,拿過題目就說:“這還不簡單,怎麼這樣的題都做不出來呢?”

結果當他做下去時,卻發現自己也做不出來,搞得十分狼狽。所以,隻有謙虛才能學習更多的東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懂得的一切都沒有什麼了不起,就不要好為人師了。一個人有才能是件值得佩服的事,如果再能用謙虛的美德來“裝飾”,那就更值得敬佩了。任何人潛意識深處都是爭強好勝的,自負正是人的本性之一。那麼你的自我表現,不恰當炫耀往往就會刺傷別人,所以謙虛也正是天真做人中使你受歡迎的有效方法。不論你的目標為何,如果你想要追求成功,謙虛都是必要的品質。在你到達成功的頂峰之後,你會發現謙虛更重要。隻有謙虛的人才能得到智慧。聰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夠坦然地說:“我錯了。”你必須要謙虛,才能在挫折和阻礙中找到成功的契機。每一次的挫折都具有某種意義,能夠使你成長。雷托尼奧本來是停車場管理員,他的工作並不如意,後來開始承包工程。他承包胡佛水庫的部分工程,卻意外地碰到許多堅硬的巨石。為了移開這些巨石,他遭遇了許多困難,並且造成工程延誤,使他耗盡所有。雷托尼奧對於自己的損失,並沒有責怪別人,或是抱怨命運作弄他。他對自己負責任。每一次遭遇挫折,他都謙虛地思考,試圖發現阻礙自己成功的因素。祈求上帝指引他。後來他終於從一次挫折中找到“成功的契機”,他決定改行,生產可以移動地球上任何一種石頭的機器。結果,世界各地都使用雷托尼奧的挖土機械。雷托尼奧擁有好幾個生產工廠,他個人的財富高達數百萬美圓。但是他謙虛的故事還沒有結束。為了表示感恩,雷托尼奧把他大部分的收入都捐給教會,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則用來傳教。有時候,謙虛會把挫折變成精神上的資產。許多年以前,伯倫帝拜訪企業家李·布雷克頓先生,他曾任北卡羅來納州懷特維市的市長。當天他正好發現,由於合夥人的疏忽,造成了一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對方是他多年來一直充分信賴的事業夥伴。“由你一手創建及管理的企業,總數有多少?”“總共有15家公司,”布雷克頓先生說,“包括懷特維第一銀行。我從來沒有損失掉一分錢。所以這次對我的打擊才會這麼大,我再也驕傲不起來了。”“很好,”伯倫帝告訴他,“你將體會出失敗和成功一樣有意義。如果損失讓你懂得謙虛,對於你仍然保有的財富心懷感恩,那麼這次的損失將是一種幸運。你會比以前更成功。”幾個月後,伯倫帝收到布雷克頓的來信,他的收入已經達到有始以來的最高峰,是謙虛彌補了上次的損失。富蘭克林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美國創建時,曾留下了許多功績。有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低了些,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