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祖光,現代著名劇作家。

“二人轉”、“單出頭”皆為東北傳統地方劇種。前者,顧名思義,隻有兩個人出場表演的小戲。後者,又叫獨角戲,即由一個人登台演出。上聯原出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聯語巧妙地揭示了一條重要的藝術規律,頗有美學藝術價值。

荷花美梅子酸何花可比荷花美莓子每如梅子酸。

上聯出得巧,巧在“何”、“可”、“荷”三字皆含“可”,形體上奇特。而且三字同韻母,“何”與“荷”又屬同音。下聯對得妙,妙在問而不答,故意撇下“美”不說,專言“酸”。除了前邊所敘上聯的字形、字音奇之處,下聯皆對得滴水不漏外,而且比上聯更為精彩的是:“莓”、“每”、“梅”三字不僅是同韻母,而且是同音,隻不過不同聲罷了。

生花生白蛋白生花生;白蛋白。

“花生”、“蛋白”,婦孺皆識,不足為奇。妙在“花生”前加一“生”字,“蛋白”前加一“白”字,即成巧對,趣在回文。

落花生地豆落花生地豆;張果老天麻。

“落花生”乃植物名,“張果老”乃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此聯-的奇妙之處在“生”字與“老”字上,這兩個字在聯語中有“雙兼”之妙處。即上聯的“生”字,與前結合稱“落花生”,與後結合為“生地豆”。下聯的“老”字,與前搭配是“張果老”,與後搭配就成了“老天麻”。另外“花”對“果”、“地”對“天”,也十分難得。

珊瑚杯泛葡萄酒珊瑚杯泛葡萄酒;琥珀盤盛薏苡仁。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穎果卵形,灰白色,其仁可食,又稱薏米。

此聯詞藻華貴,五光十色。從字麵上看,對仗甚巧,“珊瑚”與“琥珀”,為同一偏旁,“葡萄”與“薏苡”,也屬同一偏旁,別具一格。

春戛玉秋搖金翠竹臨風春戛玉;黃橙映目秋搖金。

戛,輕輕敲打。聯語采用實寫虛寫相融合的手法,給“春戛玉”、“秋搖金”以詩意,更顯得聽來有聲、看去有色。

益母草與孩兒茶熟地偏栽益母草;常山新種孩兒茶。

以四種中草藥名撰聯,語句自如妥帖,毫不牽強生硬。妙語天成。

牽牛打馬稚子牽牛耕熟地;將軍打馬過常山。

“稚子”諧音“枳子”,“打馬”即“藩打馬”。六樣中草藥名組聯,給“死物”以特別的活力,似擬人,又像借代。

嚴寒豆蔻半沉香久病蓯蓉真沒藥;嚴寒豆蔻半沉香。

“蓯蓉”、“沒藥”、“豆蔻”、“沉香”,都是中藥名,巧嵌聯內,別有一番風味。

“虞美人”與“使君子”使君子花,朝白午紅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綠秋黃。

清代趙翼《簷曝雜記》卷三載文:江蘇鎮江太守和金山寺的小和尚對成此聯。

“使君子”,中草藥名。“虞美人”,又名“麗春花”,一種美麗的草花。

上下聯構思相同,都是說前麵所提到的花卉,在不同的時間各具不同的顏色。上聯是“朝”、“午”、“暮”,一天三個時辰;下聯則是“春”、“夏”、“秋”,一年三個季節。可見對句者構思之巧及其對生活觀察得多麼仔細。

長生藥與不老丹劉阮攜歸,人間乃有長生藥;嫦娥竊去,天上爭傳不老丹。

劉農、阮肇二人入天台上采藥,十三日未返,采山桃野果充饑。人們傳說二人被仙女留住,半年後才相隨返回家門。

後羿向王母娘娘求來不老金丹,嫦娥偷偷取去奔回月宮。

這副對聯把上述兩則神話故事寫入,有趣。

題藥王廟聯縱是有錢能買命;須知無藥可療貧。

雖是聯題藥王,卻是意在勸人醒世。上下句為一氣嗬成的流水對,下句比上句更有分量,值得人們掂量一番。

小雪大寒霜降如小雪;春風不大寒。

此聯由四個節氣名組成。上句取霜與雪形色相似之意;下旬言春風氣候轉暖無嚴寒之意。“小雪”、“大寒”在句中皆有雙關之妙,既是節氣名,又獨具特色地喻飾前文的“霜降”、“春風”。

三伏熱一冬晴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逢一冬晴。

“酉”,指下午五、六點時辰。“戌”,指下午七、八點時辰。此聯用“夏至”、“重陽”兩個節令的交時相對,道出了“伏熱”、“冬晴”的氣候規律,既有知識性,又具趣味性。

清明水底見重陽天氣大寒,霜降屋簷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

上聯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個節令名;下聯巧嵌“端午”、“清明”、“重陽”三個節氣名。以日暖對天寒,形象鮮明,意境優美,別有一番趣味。

中國捷克日本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

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日戰爭勝利告捷。當時,南京城裏貼出上麵這副對聯。

上聯由三個國家名構成,下聯由我國三個城市名組合。巧在“捷克”、“重慶”、“成都”,語含雙關。即中國勝利地打敗了日本,南京又一次慶祝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