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穀風悠悠卷起林中泛黃的枯葉,將其置於空中,任由飄蕩,蕭蕭落下。林中不知何人應景低歎,其聲在穀中久久回蕩,歲末天涼。
耀陽五千三百一十八年,也是太史國新皇太史宏峰登基的第二年。時值立春,正是新皇率著臣子去東郊迎春,祈求舉國豐收的日子,可是一封來自太史邊城的急報,卻叨擾了太史皇帝的興致。
太史宏峰迎著春風,雍容地從貼身侍衛手中接過密件,可當看到上麵沾染著的大片血跡,卻讓其不禁多提起了幾分精神。待到其匆匆閱過那張急報上的寥寥數字後,威嚴的臉上變了顏色!當時,陪同的大臣們雖然不知到底是何種狀況,但直至多年後他們都還記得,一向性情沉穩如山嶽的新皇,當時頂上的冕旒顫了三顫!
一日後,太史新皇昭告天下,西北邊境,異族來了!
千年的太平,諸國人最終忘卻的異族,自一千年前的北原之戰後,終又重現臨世!雖然,各國從過往的史書之中便能知曉其的強大,但當真正視之時,方知對異族力量的了解,其實還遠遠不足!異族大軍自大陸西北如潮湧出,其入侵速度及其攻勢的迅猛讓各國執掌者皆大驚失色,千年後的諸國人終究是再次回想起了,曾今的威脅!
耀陽五千三百二十三年,諸國因為利益交雜,爭端不休,且以南唐,中周為首的遠離戰地的國家,抱著作壁上觀的心思,從而未能組成抗異聯軍,但僅僅以太史,北淩兩國之力,又將異族奈之不何,戰爭也進入到了膠持階段。
耀陽五千三百二十八年,三月,異族九王齊聚在原太史與北淩的邊境交彙處兩界山,聽一人之號令,於此建國定都,國號名幽,國都喚作紫澄!就在異族建國僅三日後,太史神師悍然出手,親上異族國都紫澄,向異族最高統治者紫皇,發起了挑戰!沒有人知道雙方戰於何地,也不知其後勝負如何,隻是自那一戰之後,世間就再也沒有了二人的消息,而異族的入侵也因此終是停下了腳步。至此之後,異族未再對戰諸國,且主動要求與諸國停止戰事。同年八月,於淩國南宮城同天下諸國以及宗教勢力協商劃境,虎踞淩國,太史,東嶽三國北,至此天下初定。
在局勢略顯穩定,烽火漸熄的大環境下,諸國與異族人建立的幽國之間小規模的衝突卻是不曾停息。首當其衝的是與幽國接壤最廣的太史國,其次便是在諸國與異族的戰爭中,最大的受益國——北淩。異族北下戰爭的影響隨著日久年長,時間推移,雖然在漸漸淡去,可諸國人士與異族之間的敵視與偏見卻仍未消除。大多數普通民眾可能都樂於天下太平,可也有很多被異族侵占了家鄉土地的人,還抱著定要將那異族驅逐出故地的決心!
耀陽五千三百三十年,太史開始於號稱“耀陽之痕”的天淵峽穀修建軍事要塞,城名“天蒼”。
然而,這一切世間劇變,都沒能影響到太史國那一個名為曲江的小小江畔之城。
故事,就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