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左右為宇,古往今來為宙。渡過混沌時期,萬年的時光沉澱,人們終於在這個宇宙上穩定的生存了下來。
此刻人類居住在一處叫做‘雲澤’的廣袤大陸上,之所以叫‘雲澤’意為隻要你抬頭看見天上有雲,就說明你在雲澤的地域上,可見雲澤大陸是如何的廣闊。
居住在雲澤的人們,將雲澤分五域,分別為東海、南嶽、西地、北川、中都。
五處地域雖同在雲澤大陸之上,可是由於每處地域都廣袤之極,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各成一派了,又經曆了不同的戰爭時期,權利分割之下五處地域上也慢慢分裂出不同的國家來。
其中隻有中都地域還算統一,除了幾個小國外,大部分都處於了‘大州帝國’的統治中。
如此久而久之的,中都也就被其他幾處地域的人們稱作‘中州’,又因為大州帝國統治得當,整個中都地域人們無不生活殷實,繁榮昌盛。
同時借著昌榮的經濟,中州的軍事也同樣飛速發展,百年孕育之後放眼五域,已沒有哪個地域敢與中州一爭高下。
於是在經濟與軍事的稱霸下,中州一域又被人們又冠上了‘中都神州’的別稱,大有稱霸雲澤之姿。
隨著時光的推移,四域內各國皇室哪個不是傲嬌之輩,又豈會甘居他人之下,於是便漸漸有了抵觸之意。
在眾多抵觸勢力中,西地最甚,西地各國皇室在數十年苦心謀略後,終於聯合了全域之力,並同時邀請北川大半勢力,宣戰中都。
討州大軍一經成立,便得到所轄地域人們大力支持,大軍浩蕩,氣勢如日中天。
雖然如此,但大州帝國畢竟也是盤踞雲澤大陸數百年的巨樹,兩軍對壘,人們並不覺得中都會就此戰敗,就在人們認為大州會將西地聯軍擊潰時,卻發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兩軍方一交戰,中都便節節敗退下來,西地聯軍見中都大軍如此不堪一擊,氣勢更是高昂,一路殺至了大州的都城‘雲城’之下。
而同時北川援軍也打到了雲城下。
兩路聯合,兵力勝過雲城之內駐軍數倍,如此局勢下,不知大州高層如何考慮,麵對兩路聯軍,即沒有舉城一戰也沒有開關投誠。
雙方僵持,圍城三日,討州大軍終於在一個深夜裏破城而入。浩蕩大軍,如洪水般瀉入雲城。
傳言當夜,就是進城的馬蹄聲,都一直響徹至天明。似乎像是為一個盛世王朝的結束而獻樂。
第二日,當黎明的曙光劃破黑夜,又一次灑在雲城的街道上時,大州帝國的臣民,一如既往的開始了工作。
入城的討州的浩蕩大軍一夜之間沒有了蹤影。
留下的隻是雲城,中州,那一如既往的安寧昌盛,可這份安寧昌盛卻讓人不經顫栗。
沒有人知道那一夜城裏發生了什麼,隻是最後在一場大州帝國的高層會議後,雲城數十隊特使鐵衛絕塵離開了中州。
數月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在雲澤五域不脛而走,西地各國被遷向西數百裏,其原有領地歸大州接管。
同時此次凡是參加討州聯盟的國家,其帝皆被處死,同時皇室之內數人被送往雲城為質,各國誠服中州,為期三百年。
各國年年必需向大州進貢,而且每位皇帝登基之時,都會有大州特使前來衛冕,同時選取此朝作為人質的皇室,送入雲城。
得此消息,四域各國無不熄了反叛的心思,甘心誠服在中州之下。此後‘中都神州’便名副其實的矗立在了雲澤大陸之上。
至於西地本就是地貌貧瘠之地,域內多沙漠,傳說西地的最西麵就是一片浩大的沙漠,無邊無際。
經此一役,西地各國遷徙,無異於是被中都流放,如此對西地各國的創傷是不言而喻的。
作為反叛的另一勢力,北川也是元氣大損,麵對中州的詔令,也隻得默默的接受,隻求不再落得和西地一樣的下場。
至於東海、南嶽兩域,南海因與地處大海,與大陸各個勢力交集不多,於是在各個時期都是中立之姿,此次也是一樣。
南嶽域內,由於各國之間紛爭較多,勢力難以統一,對中州王朝一事,也就算是默許了。
就這樣雲澤大陸開啟了一個以中州為主,其餘四域居下的新時代。
.........南嶽境內多以山嶽為主,但也不乏江河流經,所以南嶽域內,山水環繞,景色秀麗,都說一方山水一方人,所以南嶽曆史上也出了不少才俊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