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攻心為上——用行動贏得客戶的青睞和信賴(1 / 3)

俗話講:“先交朋友,後做生意。”許多業務都是建立在友誼的基礎上的。因此,如何贏得客戶的友情,在客戶中獲得好人緣,是業務員必須學會的一種本領。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我們是客戶,對於相似的建議,我們都喜歡接受自己喜歡的人提出來;對於相同的產品,我們也都喜歡從我們喜歡、接受和信賴的人那兒購買。因此,要成功獲得更多的客戶,業務員必須變成有親和力的人,變成能被客戶接受、喜歡和信賴的人。

人都喜歡將心比心,站在客戶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喜好、見解及需要,才能夠采取合適的行動,去打動他們的心,從而獲得客戶的青睞和信賴。

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

兩個人在最初見麵的7秒鍾內,就靠觀察外在形象對對方有了初步的印象。這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它至少可以保存七年。第一印象左右著客戶決定是否與之繼續交往下去的意願,有人與客戶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多數是輸在留給客戶的第一印象不好。所以說,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對於獲得客戶好感,並讓客戶接受進一步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小看外在形象的重要性,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以“貌”取人。外在形象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關鍵,尤其對客戶來說。因為有眾多的選擇、見麵時間通常較短、交往的場合又比較特殊,客戶往往憑借業務員的外在形象來判斷是否值得與之交談。

客戶能從見麵的第一印象中感覺到“這個人看起來好像值得信賴,聽他講講吧”。一位富有經驗的客戶曾說過,與一個業務員見麵3分鍾,他就能判斷出這個人有無誠意,從而再決定是否與其繼續交談下去。

內在固然更重要,但短時間內難以讓人認識到,而外在更直觀,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現了內在。因此,能迅速讓他人做出“此人怎樣”的判斷的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

穿著打扮、麵部表情及身體動作是外在形象的重點,也是決定第一印象的重點。因此,要從穿著打扮和修養舉止著手,從頭到腳,打造完美的外在形象,這樣才能給客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正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同樣一個人,穿著打扮不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對他本人的交際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一個人的穿著體現了他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你穿出來是什麼模樣,人家就怎麼對待你!

美國有位推銷專家做過一個實驗:當他身穿西服,以紳士模樣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或問時間的人,大多彬彬有禮,而且他們看起來基本上是紳士階層的人;而當他打扮成無業遊民時,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漢,或是來借火點煙的人。

有位社會心理學家也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對兩組被試者分別加以修飾之後,使其中一組看起來風度翩翩,另一組則顯得隨便,心理學家讓這兩組人分別在走路時違反交通規則。結果是:第一組闖紅燈時,尾隨者占行人總數的14%,而第二組的追隨者隻占4%,這說明人的穿著打扮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同樣,如果一個人衣衫不整地與客戶見麵,就難以影響客戶。客戶會覺得此人沒有經濟實力,沒有能力,或者認為此人缺乏誠意,從而難以信任,難以繼續交往下去。沒有人會樂意與一個蓬頭垢麵、衣衫不整的人交往。

穿著不一定要時髦趕潮流,最要緊的是搭配和諧、大方得體、幹淨整潔。國外服務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即使你隻有三套衣服,也要每天換著穿。為什麼呢?一來可以給別人帶來新鮮感,二來表明你愛整潔,三來顯示你的經濟實力。

在注重穿著打扮的基礎上,如果能更進一步地了解客戶的穿著喜好,然後按客戶的好惡來裝飾自己的穿著,往往能給客戶以較強烈的視覺衝擊,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從而讓客戶產生主動與之交往的願望。

被稱為推銷之神的原一平,有一次去拜訪一家企業的老板,由於各種原因,他用盡各式各樣的方法,都無法讓老板同意接見他。

後來,原一平通過調查這位老板的詳細資料,了解到這位老板經常在一家服裝店訂製西裝,於是原一平想出一個主意,他在那家服裝店訂製了一套與老板身上穿的一模一樣的服裝,甚至連領帶都是一樣的,然後他尋了一個適當的時機,在這位老板麵前露麵,讓老板主動注意到他。

果然,當這位老板第一次見到原一平的時候,大吃一驚,發現雖和原一平第一次見麵,但兩人穿衣的喜好竟是一樣的,頓生惺惺相惜的感覺,從而對原一平產生興趣,主動約原一平交談。

除了穿著打扮外,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在形成第一印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態度、神情、眼光雖然都是沉默的,卻能夠反饋人的內心狀態,傳達人的情感。

相同的麵部表情表達相同的情緒狀態,全人類有高度的一致性。微笑表示“我很高興認識你,我樂於與你交往”;麵無表情表示“我沒什麼興趣”;眼睛平視對方表示“我關注你的反應和你說的話”;眼光顧盼左右表示“我還有別的事”;頭高高昂起表示“我不屑與你交往”。因此,想讓客戶對你產生好感,留下好印象,必須要微笑,眼睛要平視對方,這樣才能以積極的暗示獲得客戶積極的反應。

身體運動也是外在非常直觀、易給人留下印象的一個方麵,是易引起客戶注意的一種身體語言。包括手腳的姿勢、身體的姿勢。這也是服務業規範員工的站、立、坐、行、手腳姿勢,以獲客戶好感的原因。

人的外表其實是一種無言的交流,在這種最直觀的交流中,客戶已迅速判斷出這個人是否值得繼續交流下去。所以我們應充分打造自己的穿著打扮和表情舉止,利用這種直觀的方式來吸引客戶,給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是獲得客戶青睞的第一條件。

好人緣諫言

在與客戶交往的過程中,第一印象對能否成功吸引客戶起著關鍵作用。在先入為主的心理影響下,客戶經常用第一印象來評價他所接觸的人,而這個評價決定了客戶願不願意與其繼續交談或交往下去。因此,每位業務員都應提高認識,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穿著得體、多多微笑、舉止得當,以便給客戶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用熱情感染和吸引客戶

有這樣一句名言:如同磁鐵吸引四周的鐵粉,熱情也能吸引周圍的人,改變周圍的情況。熱情是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它能調動起周圍人的情緒,並讓他們追隨具有熱情的人。

熱情使人看起來和善、有人情味;熱情使聲音聽起來悅耳、有感染力。有了熱情的表達,即使最乏味的話題也會變得津津有味;沒有了熱情,再有趣的話題也會變得枯燥。熱情使人的交往變得有趣和輕鬆。

能在客戶中獲得好人緣的人大多是熱情的人。客戶也是人,既希望在合作中獲益,也希望能同時獲得輕鬆、愉快的感覺。

這是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的一個親身經曆,正說明熱情是有感染和吸引客戶的力量。

一位推銷員來拜訪拿破侖·希爾,希望希爾能訂閱一份《周六晚郵》。他把那份雜誌拿到拿破侖·希爾麵前,說:“你不會為了幫助我而訂閱《周六晚郵》吧,是不是?”“當然”,拿破侖·希爾一口拒絕了他,甚至不願意與他再多交談一句。因為拿破侖·希爾感受到他的話中沒有熱情,他的臉上充滿陰沉及沮喪的神情,他隻是急需從希爾的訂單中賺取他的傭金。

幾個星期之後,另一位推銷員來見拿破侖·希爾。她微笑著走進來,並且一直保持微笑到她離開。她一共推銷六種雜誌,其中一種就是《周六晚郵》。她看了看拿破侖·希爾的書桌,發現書桌上擺了幾本雜誌,她忍不住激動地驚呼:“哦!我看得出來,你十分喜愛閱讀書籍和各種雜誌。”

愉快的笑容,再加上充滿熱情的語氣,她成功地使拿破侖·希爾停下手中的事情,想要聽聽她將說些什麼。

她走到書架前,取出一本愛默生的論文集。在以後的10分鍾內,她不停地談論愛默生那篇“論報酬”的文章,談得津津有味,竟然使拿破侖·希爾不再去注意她所攜帶的那些雜誌。不知不覺中,她給了希爾許多有關愛默生作品的新觀念,使拿破侖·希爾獲得了寶貴的資料。

然後,她問拿破侖·希爾:“你定期收到的雜誌有哪幾種?”拿破侖·希爾向她說明之後,她臉上露出了微笑,把她的那卷雜誌展開,攤放在拿破侖·希爾麵前的書桌上。她一一分析了這些雜誌,並且說明拿破侖·希爾為什麼應該每一種都要訂閱一份:《周六晚郵》可以讓人欣賞到最幹淨的小說;《文學書摘》以摘要的方式把新聞介紹給拿破侖·希爾,像這樣的大忙人最需要這種方式的服務;《美國雜誌》可以向拿破侖·希爾介紹工商界領袖人物的最新生活動態……

“像你這種地位的人物,一定要消息靈通,知識淵博,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一定會在自己的工作上表現出來。”

於是,她獲得了拿破侖·希爾訂閱這六種雜誌的訂單,還有12元訂報費。她又征得拿破侖·希爾的同意,到其下屬的辦公室去進行推銷。結果,她在離開之前,又招攬了拿破侖·希爾的五位職員訂閱她的雜誌。

當這位聰明的女推銷員一進到拿破侖·希爾的書房,並說出那段開場白之後,拿破侖·希爾就從她身上感受到了那股熱情。此後他的感覺和情緒一直跟在她的熱情之後。

人們都喜歡快樂、積極的態度,沒有人願意身邊充滿了負麵的、悲傷的事物。不管是小人物還是大人物,這種需要都是一樣的。

熱情是一種具有極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感情形式。熱情如同穿過烏雲的太陽,陽光是人人都熱愛的。我們很難對一個熱情洋溢的人無動於衷,或者讓自己不受充滿熱情的話語的影響。

不管是在思想還是行為上,熱情都能吸引客戶的注意。因此,在與客戶的交往中,熱情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熱情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看起來充滿熱情呢?

1.麵帶微笑

微笑能穿過最厚的皮膚。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微笑,發自內心的微笑能把客戶心中的微笑引出來。會見客戶時,一定要很愉快,如果你也期望他們很愉快見到你的話。

世界汽車推銷大王喬·吉拉德說:“笑可以增加你的麵值。”當你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一臉苦相沒有人會願意理睬你。微笑可以使陌生人立即成為朋友,皺眉則使人避之千裏。皺眉,暗示著討厭的心態。沒有哪一個客戶願意和一個討厭自己的人交往。因此,無論何時都不要皺著眉頭!想讓客戶明白你喜歡他們,訣竅就是麵帶微笑。

2.熱愛自己的職業

隻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會在工作中充滿激情,才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客戶。熱愛自己的職業是產生熱情的源泉。在認識喬·吉拉德的人的眼中,喬·吉拉德是個充滿熱情的人,他的熱情來自對汽車銷售的熱愛。他曾說:“就算你是挖地溝的,如果你喜歡,關別人什麼事?”他曾問一個神情沮喪的人是做什麼的,那人很謙卑地說是推銷員。喬·吉拉德告訴對方:“銷售員怎麼能是你這種狀態?這樣怎能獲得客戶的好感。如果你是醫生,那你的病人一定遭殃了。”他也經常被人問起過從事什麼職業,他會說:“銷售員是我熱愛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