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養是一種觀念(1 / 3)

什麼是修養

修身養性,言之修養。具體地說,修養是指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正確態度,以及其在各個領域的水平造詣,是一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體現,也是個人魅力的基礎。

在閱讀詩書典籍的過程中,我們會很強烈的感受到那些思想深邃、學識淵博的古人多麼有修養;在閱讀人物傳記的時候,又會感到那些寵辱不驚、淡泊寧靜的名人是多麼有修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又會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別人的人是多麼有修養!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困難、挫折彷徨無助的時候,又會感到那些伸出溫暖之手,不求回報的人們是多麼的有修養!

這些有修養的人,曾經給我們的心靈帶來過多少震撼啊!他們的修養,為人們譜寫智慧的心曲;是照亮人們思想的明燈;是慰藉人們的靈魂的美韻。與有修養的人談話,如品香茗,如沐陽光,如坐春風。修養是一杯溫馨的茶,隻有仔細地品嚐,才能欣賞到它的妙處。修養是隱藏的美,她高貴典雅,又清新透明。它像有朦朧薄霧的清晨那樣令人遐思,又像靜謐安逸的黃昏那樣讓人憧憬,不去認真體味的人是感覺不到它的濃鬱和美好。

在漫漫而浩繁的人生長卷中,我們漸漸讀懂了修養的真諦。修養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胸懷,是"會當擊水三千裏"的膽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是"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忍,是"腹有詩書心自華"的自信,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

修養是一個人對人生態度的完美詮釋。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毫不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先憂後樂,普濟眾生";修養是一種成熟和堅強;一種氣質和風度;一種理解和尊重;一種熱情和友善;一種寬容和接納;一種諒解和豁達;一種輕鬆和樂觀。

修養是大海的襟懷廣闊,處變不驚;修養是落紅"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修養是不越雷池一步的滿園春色,紅杏獨秀……

當滕王高閣上越出王勃的千古絕唱時,我看到了什麼是修養;當陰天青塚映出昭君伶仃孤影時,我認識了什麼是修養;當大江東去後留下蘇軾的滿江豪情時,我理解了什麼是修養。

修養是一種睿智,是一種靈氣。無悔的青春是修養孕育的時節,輕狂的年少是修養成熟的溫床。滕王閣上,名流聚集,卻唯有王勃敢在閻人禮讓時接筆揮豪,並成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橫溢的才華與年少的豪情一並凝於筆端,躍起然紙上。

修養是一種舍棄,是一種大度。也許,舍棄並不意味著失去什麼,也是另一種方式的獲得,大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睿智。

修養是一種曠達,是一種豪邁。三國赤壁流不盡的是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一蓑煙雨,道不完的是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的惆悵。

修養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生活態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是詩仙的人生哲學;"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杜甫的生活態度。正是因為有了高明的人生哲學和健全的生活態度,才使得日後"李杜詩篇萬不得已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修養是一種體諒他人的無私觀念。《讀者》中的一篇講修養的文章曾令我動容,題目叫做《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講述的是一個中國男孩遠離祖國和家人到國外求學,坎貝爾夫婦熱情的讓他住在自己的家中,隻是象征性的收取幾英鎊的房租,並且每天都為年輕人準備可口的飯菜,照顧得十分周到。然而,不久後的一天中午,坎貝爾先生找到年輕人,表情嚴肅的說"孩子,也許你不高興,但是我還得問。你小便的時候是不是不掀開馬桶墊子?""偶爾……"年輕人囁嚅著。"這怎麼行?"坎貝爾先生大聲說,"難道你不知道那樣會把尿液濺到墊子上嗎?這不僅僅是不衛生,還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對女人不尊重!"男孩辯解道:"我完全沒有不尊重別人的意思,隻是不注意……""我當然相信你是無心的,可是這不應當成為這樣做的理由!"看著坎貝爾先生漲紅的臉,年輕人嘟囔著:"這麼點兒小事,不至於讓你這麼生氣吧?"坎貝爾先生越發激動:"替別人著想、顧及和尊重別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而修養正是體現在小事上的。孩子,考取學位和謀得一個好的職位固然重要,但與人相處時良好的習慣和修養同樣重要。如果說學位、職位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的話;那麼習慣和修養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們同樣會以此去判斷一個人。"看了這則故事,我突然意識到學曆和才能固然重要,但修養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知識的欠缺可以在短時間內惡補,良好修養卻是需要用人的一生的光陰去積累和沉澱。或許有人把這個男孩的行為歸之為不拘小節,即使犯了這種"錯誤"也無傷大雅,這樣的人沒有認識到修養其實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夠觀察出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質和修養。